山遥诊室郎中在,水远医疗保障先。
战备搬迁三百所,后勤设备万千般。
点滴手术包扎断,化验接生病号连。
四面八方医护选,同心协力报平安。
这首小诗所描述的是三线建设中的医疗与后勤保障工作。
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实的保障基础,三线建设才得以稳步推进、蓬勃发展。
当然,这些都是后话了,我们还是继续聚焦周山的故事吧。
周山在那儿蹲了许久,终于听明白了,原来这个卖瓜人不是什么逃犯,而是一位令人敬重的老革命。
他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再等警察了,还是回学校去吧。
可一站起来,才发觉腿已经麻得失去了知觉,他用力地拍了拍腿,缓缓地挪动脚步离开。
等他回到教室时,还没下课,他只能站在教室外面等待。
下课铃声终于响起,老师走了出来,看了他一眼,冷冷地说道:“狼走千里吃肉,狗走千里吃屎。”
高文革站在一旁,脸上挂着讥笑。
周山定睛一看,发现从教室里走出来的老师并不是之前罚他站的那位。
在回家的路上,他满心疑惑地问吴权这是怎么回事。
吴权告诉他,在他溜走之后,又上了一节课。
当晚,文革广场放映电影《战洪图》,李风顺等人都兴高采烈地去观看了。
第二天,周山好奇地询问电影的内容。
李风顺挠挠头说:“啥都没记住,就光记得这几句‘下吧、下吧、下他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哪’。”
说完这句,李风顺瞧了瞧周山,问道:“你咋没去看呢?”
周山无奈地回答:“老师向我妈告状了,我妈让我在家补作业。”
当学校里反对“师道尊严”的反潮流行动以失败告终时,山沟里的生产与建设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。
那时的三线地区,已然成为威宁人无比羡慕的地方。
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,街道愈发宽敞整洁,医院、商店等配套设施也在快速建设之中。
每天上下班的时候,自行车如潮水般涌动;清晨、夜晚以及周末,文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