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事、想问题,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,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”。
宋东方看着证说:“这证比建厂初期的正规多了。”
“农业部门说正在研究让你们换新证的事呢。”
一切准备就绪,宋东方组织会战会议,研究供电、供水会战方案。
开会时,宋东方问张小会:“咱们有多少电工,能保证施工吗?”
张小会说:“全厂一共有68名电工,其中车间维修电工33名,变电所电工8名,科里内线电工14名,外线电工13名。拉线架线的话,有一定困难,需要借人。”
宋东方说:“可以组织后勤单位出人帮忙拉线。”
供电方案确定后,宋东方接着说:“我们再研究一下上下水的问题。”
三线建设初期,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,要求家属区建设能简就简,建设时把图纸上给排水部分划掉了,没有施工。
后期为了解决生活用水,在房前屋后打了几眼压水井。
大家吃水要用桶挑,用过的废水还要倒出去。
当时想着大家辛苦一下,多走几步倒到沟里就行,没想到不是那么回事,很多人不自觉,出门就倒,导致家属区夏天有异味,冬天路面结冰。
研究之后,宋东方说:“供应部门联系物资,物资一到就抓紧干。后勤组织人员,机关人员能参加的也一起参加,到时候一起去拉电线。变电所及水源地具备施工条件的抓紧施工,不具备的做好准备……”
那边紧锣密鼓地准备时,这边开学了。
开学刚三天,清晨,周山刚到学校,就看见孙丽丽躲在房山头哭。
他上前询问,孙丽丽哭着告诉他,爸爸妈妈要离婚。
原来,爸爸在老家有个姐姐,姐姐的妈妈去世了,姐姐历经周折找到爸爸,想在三线入厂。
妈妈看到姐姐后,才知道爸爸骗了她,两人大吵起来。
姐姐见妈妈态度坚决,便离开了。
爸爸让哥哥追上去给二十元钱。爸爸走出家门在仓房边自言自语的说:“造孽呀,孩子一顿饭没吃就走了!”
家里哭的哭、闹的闹,孙丽丽心里憋屈,跑到学校哭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