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都市言情 > 三线情怀 > 第2章 基建(6/21)
    安排好值班人员后,疲惫的先遣队队员们裹着衣服,就地躺下休息。

    后半夜起了风,天气转凉,宋东方担心寒冷会侵袭队员们的身体,便拿了几根半干不湿的木材放在火堆上。

    他从口袋里掏出小酒壶,慢慢喝着。

    这时,在火堆旁睡觉的人被烟呛醒了,靠在门口的同志也被冻醒了。

    柴火熊熊燃烧,为了取暖,门口的同志围拢过来;火堆旁睡觉的人则跑到门口躲避烟雾。

    醒来的同志们闲聊起来,宋东方说:“人有人名,厂有厂名,咱们不能只有代号没有名字吧,是不是该起个名?”

    谢云旺附和道:“确实该起一个。只有代号太保密了,出去都不知道怎么介绍自己,你们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李文化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木材,站在大家身后,看着燃起的火苗说:“我想我们在保东时厂名里有个‘东’,到这儿也应该保留这个‘东’字。”

    宋东方听到“东”字,猛地一拍大腿,说道:“好,这个‘东’字好!咱们还在东北,有个‘东’很合适。再说‘东风压倒西风’,也得有个‘东’,这代表革命力量一定能战胜反革命力量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正处于伟大的毛泽东时代,有个‘东’字,寓意我们三线会强大,而且会永远强大!”

    谢云旺坐在一块木板上,带头鼓掌,王国庆也跟着鼓掌。

    郑爱春扯着大嗓门说:“我是个大老粗,但我也觉得‘东’字含义很好,双手赞成!不过只有一个字可不行,我提议前面加个‘锦’字,代表我们在锦海市。”

    大家听到“锦”字,没有立刻鼓掌。

    安静片刻后,有人提出“锦海”的“锦”带有地域性,不知道是否符合保密要求;也有人说“锦”字并非单纯的地域性字眼,像“锦绣河山”“锦上添花”就是例证。

    争论间,大家都醒了,提出的名字越来越多,什么锦华、东华、兴东等等。

    最后宋东方要求大家举手表决,结果21人中有过半数同意“锦东”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宋东方抿了一口酒,拍板决定上报“锦东”为厂名。

    一周后,当他们搬进山洞时,电报来了,部里同意厂名为“锦东机械厂”。

    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