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怀着当家作主、誓死报国的赤诚之心,带着设备、工具和材料走进保东。
利用原有的仓库、厂房和棚舍,组建起一个又一个车间。
在天寒地冻的北方,为保证前线武器的供应,全力生产出大批军火。
李文化全程参与其中,他工作积极努力,认真负责,不到两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还成为车间的车工能手和先进工作者。
后来,中苏边境局势紧张,再度搬迁的计划被提上日程。
一年前,领导找到李文化,让他和二十名工友一同前往辽西省锦海市威宁县。
从那时起,他踏入这片群山,成为一名三线建设者。
在同一单位,磨工麻三田总是第二个到达单位。
麻三田中等身材,身形微瘦,五官端正,茂密的黑发还带着点自然卷。
他的机加技术不算突出,但为人处世十分老道,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很认可。
他总是早早来单位,不为别的,就为能有时间打猎。
他有一把猎枪,只要一有空,就提着枪上山。
这山上的野兽可不少,有野兔、野鸡,运气好的时候,还能碰上狼、狐狸和黄羊。
这天,麻三田出了洞,绕过厂区的铁丝网,往山上走去。
翻过一道山梁,来到一棵小松树下,伸手扒了扒,查看昨天下的兔子套。
这兔子套是他用车间的细铁丝做的,制作起来倒也简单。
把细铁丝切成半米多长,一头用钳子弯成小圈,另一头穿过小圈,做成大圈。
下套的时候,一头系在树根上,另一头的大圈放在兔子常出没的路上,再用杂草伪装好。
兔子脑袋钻进去一挣扎,脖子上的圈就会越勒越紧。
不过,除了抓兔子,打其他猎物就得靠枪了,这让麻三田有点发愁。
原因是从城里来的时候,带的子弹没剩下多少。
好在负责家属搬迁的领导告诉他,嫂子会把子弹带来,这才让他安了心。
或许是因为平时子弹稀缺,每次开枪时他都格外认真,对着树上的大鸟或是山上奔跑的动物放一枪,基本都能击中。
麻三田打猎的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