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。
朝廷规则很完善,为了防止人口流失保证朝廷的税收和每年劳役,它有一套很完整防止官吏造假的流程。
所以,黄册是有四份的。
户部,布政司、府、县各一份。
县统计完送给府,府统计完送到布政司,布政司汇总完后送到户部。
地方赋税多少关乎官员升迁。
所以,在明初的时候黄册是一年一统计,官员乐于去统计。
人口增长,赋税增长都和他们的升迁有关。
也是为了对户口的控制。
朝廷还规定了,必须由家长填写,不会写的请人代写,若有人隐瞒作弊,当家的处死,家属流放化外。
现在不行了,都乱了。
这原始的册子不知道是哪年统计的,这衙门的官员太懒了。
其实余令想错了。
这不是衙门的官员懒,而是他们不敢统计,大明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多的,可长安府这边的人却都在往外跑。
只要一统计,他们就犯错了。
这一次敢统计是因为发大水了,那些跑掉的人全部写成淹死和失踪。
如此一来,这件事就揭过去了。
这些余令都不知道,只知道把二伯洗白。
余员外突然压低嗓门,有些不好意思道:
“孩儿,爹说句不该说的话,偷偷的往上填名字难不难?”
余令闻言苦笑道:
“爹,这个不难,你信不信,衙门巴不得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多,人越多,税收,劳役也容易完成呢!”
“真的?”
“嗯!”
老爹又跑了,余令往手指头上沾了沾口水,轻轻地涂抹在二伯的名字上,水渍浸入,笔迹开始散发。
逐渐模糊不清了起来。
“小肥如意,你们两个一个负责屯子左边,一个负责右边,把屯子里的人全部聚集起来,开始重新誊写户籍。”
随着两人的大嗓门,屯子立马就热闹了起来。
余令找到了老叶,把衙门所讲的相聚为盗的事情讲了一遍。
这年头可以不相信衙门的办事能力。
但不能不信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