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不过。
三千多字的《中庸》完整的默诵完毕,余令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接下来余令的任务是啃《孟子》,在四书里。
这四本书里,《孟子》这本书的字最多,朱熹的《大学章句》字数最少的。
也是余令最先背诵完毕的。
收起书,余令用竹杯舀了一杯茶水,抿了一口后对着如意道:
“茶水凉了,日头也熬人了,喊大家过来喝茶水,喝完了之后就回家去,等到晌午过后再来,太阳落山可以多干一会!”
如意点了点头,沿着水渠开始喊开了。
马家的马氏从沟渠里爬起身,使劲的在衣衫上搓了搓手,然后拿起水瓢舀了满满的一大瓢茶水咕咚下肚。
“令哥,还是你心好,干劳役这些年了,今年是头一次喝茶水,不说你是读书人呢,这心就是好!”
王氏也爬了起来,拄着锄头笑道:
“令哥这次是考秀才还是举人呀,咱们军屯也算是出了一个读书人了,我当家的说了,今后我们都听你的!”
王氏的大胆让马氏也心动了起来,小声道:
“令哥,听说秀才公不用纳税,也不用服役,你若考上了,我把我家的田给你当作学田好不好,我们跟你当佃户!”
余令无奈的笑了笑。
“令哥别笑啊,我当家的就是这么说的,真的,不是婶婶在胡说八道哩!”
“婶婶,还是等我考中秀才再说吧!”
王氏笑了,忽然压低嗓门道:“令哥,我家那女子如何?”
“啥?”
“别看黑了点,知根知底,你若是”
余令彻底的慌了,自己才是第一步,这些人都已经想到了最后的一步。
不能说她们势利,只能说社会的风气如此。
灞桥那边上好的土地都是大片大片的归于秀才,举人,官员的名下。
百姓虽然没了地,成了别人的佃户。
但日子真的比以往好。
每年收成之后缴纳地租,士绅不干活就能获取粮食,还拥有了土地。
百姓通过这种方式减轻了自己的税赋负担。
但若遇到欺负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