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考生作保。
一旦某个人有问题,这些年的苦读白费了不说,还连累了家人。
嘉靖二十三年的“甲辰科场案”可是历历在目。
直接让内阁首辅翟銮下台,而严嵩则趁势上位成了内阁首辅。
冒籍顶替的考生年年都有,有真才实学就怕“互结”的时候碰到一个冒籍顶替。
一旦遇到了,一辈子都毁了。
余令知道的这些都是这半月以来王秀才恶补的。
到目前为止余令已经知道科举考试的流程是什么了。
但也仅仅是了解而已。
王秀才很希望余令走科举这条路,他认为余令的成就会比他高。
好好学,在五十岁之前绝对能考上举人。
如果有人拉一把,三十五岁中举人也不是不无可能。
考上举人就能当官。
他拍着胸脯作保证,把余员外哄的干活都有劲了。
一口一个要好好地活着,看着儿子成为举人。
可余令根本就没想考科举。
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说不定自己还没考中举人的时候大明就已经乱了。
余令现在的脑子其实还是乱的。
他没想好接下来去做什么。
大人们在说话,在互相认识,余令略显无聊。
这种安静又略微带着点点尴尬的聚会让余令有些坐立难安。
他那打量人的眼神从这个人身上蹦到那个人身上。
最后,扬起头,望着那高达三层的观景楼,心里盘算着一会儿结束后能不能上去看看。
看看这泡子河到底有多大。
观景楼上的贵人见人已经到齐,轻轻咳嗽了一声。
这场聚会太子朱常洛是不会出面的,也很少人知道他会来。
他在上面会看,等到结束的时候,他会把合乎自己心意的文人召进来见自己。
此刻的他正坐在高处,透过珠帘目睹下面的一切。
“开始吧!”
“是!”
太子爷开口了,下面的小锣敲响了。
清脆的响声让余令精神一振。
头一次参加这种饭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