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:远方。
2、不可思:是无可奈何的反语。意谓此种相思是徒然无益的。
3、宿昔:与“夙夕”同,指“昨夜”。
4、展转:反复,指自己反复思量。
5、媚:爱。
6、遗:赠。双鲤鱼:指藏书的函。用鲤鱼形木板两块一底一盖夹制而成,中放书信。
7、儿:指僮仆。
8、素:生绢,古人用绢写信。 尺素书:即书信。
7)《羽林郎》
原文:
昔有霍家奴,姓冯名子都。依倚将军势,调笑酒家胡。
胡姬年十五,春日独当垆。长裾连理带,广袖合欢襦。头上蓝田玉,耳后大秦珠。两鬟何窈窕,一世良所无。一鬟五百万,两鬟千万余。
不意金吾子,娉婷过我庐。银鞍何煜爚,翠盖空踟蹰。就我求清酒,丝绳提玉壶。就我求珍肴,金盘脍鲤鱼。贻我青铜镜,结我红罗裾。不惜红罗裂,何论轻贱躯。男儿爱后妇,女子重前夫。人生有新故,贵贱不相逾。多谢金吾子,私爱徒区区。
释义:
一、本篇始见于《玉台新咏》,《乐府诗集》载入《杂曲歌辞》。作者辛延年,后汉人,身世不详。
诗篇描写一个酒家女子,勇敢地反抗贵家豪奴的强暴欺侮。女主人公胡姬,对豪奴的馈赠和殷勤坚决加以拒绝,甚至进一步不惜以死相抗拒。
显示了胡姬蔑视权贵,不畏强暴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,抨击了权贵欺压人民的罪行。
二、全诗可分为三段:
1、从开头至“调笑酒家胡”是故事的总叙部分,点出本事,展开下文。
2、“胡姬年十五”以下至“两鬟千万余”为第二段,极写胡姬之美,给下面故事制造气氛。
3、“不意金吾子”以下至结尾为第三段,写豪奴对胡姬的调笑和胡姬对豪奴的断然拒绝,故事发展到最高峰,点明了主题。
译文(参考):
题目:统率羽林军(皇家的禁卫军)的军官
昔日有霍光(汉朝大将军,权势很大)的家奴,名叫冯子都。依仗将军势,调戏卖酒人家的姑娘。
姑娘名叫胡姬,年方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