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史记》
译文(参考):
题意:“西门豹治理邺县”
战国时期魏国,魏文侯时,西门豹是邺县的县令(县长)。他召集父老,向父老们询问民间所感到疾苦的事。
一位长老说:“苦的是河神娶媳妇,因为这个缘故而致贫穷。”
豹问其原因,长老说:“邺县三老(乡官)、廷掾(辅佐县令的官)经常向百姓征收捐税,收取到数百万,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神娶媳妇,与祝巫(专门以召鬼降神为职业的人)一起分享其余的钱而归。
“当时,女巫行视人家女中好的,说这个女子应当是河神的媳妇,就订婚。沐浴后,替她缝制新的绸、纱衣服,独居、斋戒;
“在河上建制斋宫(房),张挂黄红色的绸帐子,让(选中的)女子居住在里面。准备牛肉和酒饭,经过十多日。
“大家都来装饰点缀嫁娶的场面,象嫁女的床席,让女子居住在上面,漂浮到河中。“开始时漂浮在河上,浮行数十里后就沉没了。
“家里有好女儿的人家,唯恐大巫祝替河伯娶走,因此多数携女儿逃亡到远方。这样城中便空巷了,且困穷,这个恶习流行已久了。
“民间俗语说:`若不为河伯娶媳妇,会发大水,使人民溺亡。’ 据说是如此。”
西门豹说:“等到河伯娶媳妇的时候,让三老、巫祝、父老把女子送到河上,希望(你们)来告诉我,我也去送女。” 都回答:“好。”
到时,西门豹到河上与大家相会。三老、官员的家属、地方上的豪绅、父老都会聚一起,加上前往观看的人,共两三千人。
巫婆是一个老女人,已七十岁了。跟随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,都衣着绸单衣,站在大巫的后面。西门豹说:“叫河伯的媳妇过来,看是美还是丑。”
有一女子走出帷帐,来到跟前。豹看后,对三老、巫祝、父老说:“这个女子不好(美),麻烦大巫妪去告诉河伯,要寻求更好的女子,后天送来。”
于是让吏卒把大巫妪抱起来投入河中。过了一会儿,说:“巫妪怎么这么久不回来?弟子去催促一下!” 又把一个弟子投入河中。又过了一会儿,说:“弟子怎么又这么久不回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