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网游动漫 >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> 第121章 我国封建社会~秦汉时期33(2/4)
况匹夫编户之民乎!

    ——《史记》

    释义:

    这篇文章节选自《史记》的《货殖列传》。文章论述了生产、交易,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文章开始首先否定了老子“至治”的空想,然后逐层论证货殖的重要性。论证中先概括提出人民对生活的要求愈来愈高,必须因势利导,满足人民的欲望。

    再列举广阔的地域,丰富的资源,说明工、农、商、虞在发展生产中各自的作用。因此,发展生产、互通有无是符合人民要求的。

    然后引用《周书》、叙述史实,说明货殖足以富国富家的道理。最后得出发展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的结论。

    司马迁在二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,就注意到经济生活,提出发展生产的主张,对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

    文末提到“人富而仁义附焉”;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壤壤,皆为利往。” 这些观点,是有其时代局限的,应予分析批判。

    译文(参考):

    《老子》上说:“最好的国家治理,是邻国之间,鸡狗之声相闻(听得到),人民各自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,一直到老死都不相往来。”

    以此为教诲,来挽救近世的风气,涂塞人民的耳目,使之不识不知,就几乎不可行了。

    太史公(姜子牙)说:“神农以前,我不知道。至于《诗经》《尚书》里所讲述的,虞、夏以来,耳目极为喜好音乐和女色,口舌极爱刍豢(牲畜)肉的美味,身体追求安逸快乐,而内心夸赞权势、才能的荣耀,使这样的习俗深入民心已经很久了。”

    虽然老子的言论广为流传,但是始终不能化为行动。因此,良好的办法是,让他们照原样发展,其次是以利益加以引导,其次是给予教诲,其次是制定规章,使人们遵守,从而规规矩矩,最下策是与民争利。

    太行山以西盛产木材、竹子、谷(落叶亚乔木,树皮可造纸)、纑(山中野麻,可以织布)、旄(旄牛尾,可做旗帜上的装饰)、玉石;

    太行山以东多有鱼、盐、漆、丝、音乐和美女;长江以南出产楠木、梓(落叶乔木)、姜、桂、金、锡、连(铅矿)、丹砂、犀(犀牛角)、玳瑁(龟类,甲壳可制作装饰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