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网游动漫 >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> 第116章 我国封建社会~秦汉时期28(1/5)
    司马迁的主要着作:

    6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—2

    译文(参考):

    廉颇,是赵国的良将。赵惠文王十六年(即公元前283年),廉颇率军讨伐齐国,大胜,夺取了阳晋,被授予最高的上卿官职,以英勇着名于各诸侯。

    蔺相如,赵国人,是宦官头子令缪贤的门客。

    赵惠文王时,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。秦昭襄王得知后,派人送书信给赵王,愿以十五个城邑交换和氏璧。

    赵王与大将和诸位大臣商议:若是把和氏璧给予秦,但是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邑,白白地被欺骗;若是不把和氏璧给秦,又怕秦兵来攻打。议未定,寻求可以作为使臣去答复秦国的人,没有找到。

    宦官令缪贤说:“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。”

    王问:“凭什么可以用他呢?”

    令答:“我曾经犯罪,私下里打算逃亡到燕国去,相如制止我逃亡,说:`你了解燕王吗?’

    “我说:`我曾经跟随大王(国君)与燕王在国境上聚会,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,说:“愿意和你结为朋友”。所以想过去。’

    “相如对我说:`因为赵国强而燕国弱,你得到赵王的宠信,所以燕王愿意与你结友。现在如果你逃亡到燕国去,燕国畏惧赵国,必然不敢留你,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。你不如脱下上衣,露着臂膀,背负铡刀请求处以死刑(即负荆请罪),可能会侥幸得到赦免。’

    “我便按照他的意见去做,得到了大王的赦免。我认为他有勇有谋,适宜出使(秦国)。”

    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,问道:“秦王以十五城交换我的和氏璧,行不行?”

    相如说:“秦强而赵弱,不可不答应。”

    赵王说:“如果秦国拿到我的璧,不给我城,怎么办?”

    相如说:“秦以城换璧,如果赵不答应,理亏在赵;如果赵把璧给秦而秦不把城给赵,理亏在秦。比较两个做法的得失,宁可答应秦国,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王说:“谁可以出使秦国?”

    相如说:“大王如果确实没有可派遣的人,我愿捧璧出使。城入赵则璧留秦;城不入赵,我就把璧完整地带回赵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