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汉中叶最值得一提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,是司马迁及他写的《史记》。
《史记》简介:
《史记》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,原名《太史公书》。它总结了从传说的轩辕皇帝到汉武帝时,我国民族三千年发展的历史。
共一百三十篇,由十二本纪、十表、八书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组成,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。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,各体相互配合,这种体例成为历代纪传体历史着作的典范。
《史记》产生的时代,正是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和巩固的时代。地主阶级为进一步加强统治,亟需按自己的要求总结历史经验,重新解释历史。
《史记》根据《春秋》“道名分”的精神,历叙帝王将相兴亡成败的经验,勾划了怎样为君、怎样为臣的模式,从而肯定了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和纲常伦理,正是封建统治所需要的。
但《史记》又不同于《春秋》的“道名分”,在处理历史问题时,表现了许多独特可贵之处。上自帝王将相,下至贩夫走卒,凡是代表性的人物,都给他们作了传。
特别是把农民起义领袖陈涉、项羽,列入世家和本纪。对于游侠、刺客的优秀品质,也加以肯定。对于当代帝王和社会不合理的现实,敢于揭露批判。
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历史家,能够这样做,是极为难能可贵的。另外,《史记》还记载了少数民族的情况。
在写作方面,《史记》既是历史的实录,又有高度的艺术性,强烈的感染力。它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代史传文的优点,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,开创了传记文学的模式。
它善于选择事物发展的关键时刻,透过激烈的矛盾斗争的描写,使人物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。
如《项羽本纪》选择了“巨鹿之战”、“鸿门宴”、“垓下之围”三个片段,作为重点插叙,因而使项羽的形象很为突出。
《史记》对历史人物不是客观主义的叙述,作者对它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,但又不靠直接评论,而是寓论断于叙事。抓住最有典型意义,能反映人物本质特征的语言和行动,作具体生动的描述。如《魏公子列传》、《李将军列传》。
《史记》又根据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