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朝(进贡)。一直延续到孝文王和庄襄王,他们在位执政的日子不多,国家平安无事。
直到始皇,发扬六世(孝公、惠文王、武王、昭襄王、孝文王、庄襄王)遗留下来的功勋事业,举起马鞭驾驭(用武力统治)宇内(各国),灭西周(公元前256年)和东周(公元前249年),亡诸侯(六国,公元前221年),
登帝位(秦王政二十六年,改名号称皇帝)控制天地四方(天下,全中国),威震四海。
在南边,取得百越之地(即今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),新设立桂林、象郡;百越的君王低头降服,(被始皇)委命(委任)为下级官吏。
在北边,指使蒙恬(秦将)修筑(万里)长城(墙),镇守边塞,驱逐匈奴七百余里;使胡人(北方的少数民族)不敢南下牧马(侵扰),其兵士因不敢张弓而抱怨(之后首领冒顿率部北徙)。
于是废除先王(前代帝王)之道(法规),焚烧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书籍,以愚弄百姓;摧毁(各地)坚固的城墙,杀死豪杰;收缴各地的兵器,聚集到都城咸阳,销毁兵器尖刃和箭头,鋳十二个铜人(各重24万斤),以削弱全国的民众(以为这样就不会再有反抗他的武器了)。
然后沿着华山建城,把黄河当作护城河,占据亿丈之高(华山),凭临不测之深渊(黄河),实为坚固险要。
有优良的将军和强劲有力的弓箭,守卫要害之处;又有忠诚可靠的大臣,再布置上精锐的军队,严密地守住关口。
天下已经安定,秦始皇自以为都城在关中,城廓坚固不可破,称王道帝子孙万代永世长存。
秦始皇死后,其余威影响达到边远地区。然而陈涉,一个贫穷人家的儿子,耕田的人,已被征发(去戊守渔阳),且被判徒刑服苦役,其才能不及平常的人,没有孔子、墨翟那样贤能,也没有陶朱(即范蠡)、猗顿那样富裕;
他参加了军队,在仟陌的编制中崛起,率疲弊的士兵,统领数百人,随地收兵,辗转推进,攻打秦朝;斩削树木作为兵器,高举旗子,天下民众纷纷响应,(许多人)担着粮食,形影相随地跟着(陈涉),东方各地的豪俊,乘着陈涉起义的大好形势,同时起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