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朝李斯的主要着作:
《谏逐客书》—3
注释:
1、臣:李斯自称。 吏议逐客:指秦国的宗室大臣和一些执政官吏们,商议决定驱逐客卿(在秦任职的外来人员)的事。
2、窃:私自。 窃以为:个人认为(含有自谦意味)。 过:错误。
3、缪:同“穆”。 缪公:秦穆公,春秋时五霸之一。 士:这里泛指有才能的人。
4、由余:晋人,在西戎任职。戎:当时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。
5、百里奚楚国宛(今河南南阳市)人,春秋时虞国大夫。
6、蹇叔:春秋时岐人,住在宋国。
7、来:招来。丕豹:晋国大夫丕郑的儿子,因父亲被晋惠公所杀,逃到秦国,穆公任他为大将。 公孙支:字子桑,原为晋人,后入秦,任大夫。劝穆公救济晋国的灾荒,以争取民心。
8、子:古代对别人的尊称。 五子:五个人。 产:出生,生长。
9、并国二十:这些国都是西戎部落。 霸:诸侯之长。这里“霸”,用如动词。
10、孝公:秦穆公的第十四代孙。 商鞅:卫国人,姓公孙,名鞅,因封于商,又称商鞅。得秦孝公重用,实行变法,使秦国强盛,孝公死后,商鞅被车裂而死。
11、殷盛:殷实强盛。
12、乐用:乐于被使用,就是乐意为国效力。
13、亲服:归附,服从。
14、获:俘获,这里泛指战胜。 师:军队。
15、举地:攻取土地。
16、治强:统治巩固,国力强大。
17、惠王:孝公的儿子,号惠文君,至十四年称王(自他开始)。 张仪:战国时魏人,惠王用为相,用“连横”之计,破六国的“合纵”,使秦能把六国各个击破。
18、拔:攻取。三川:韩国的土地,今河南西部地区。
19、巴、蜀:当时两个小国,在今四川东部和西部。
20、收:获取。 上郡:魏郡名,今陕西北部一带。
21、汉中:在今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地区。
22、包:包罗: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