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,这里指法律条例。
这三句意思说:《礼》是法律的总原则,各种条例的准绳。
86、敬:指揖让恭敬的种种仪文细节。
87、《春秋》: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。据说孔子曾加以修改。 微:隐微,指微言大义。
88、毕:完备。
这句意思说:在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完备了。
89、箸:通“着”,铭记。
90、布:表现。 四体:四肢。
91、形:体现。 动静:人的行动。
92、端:读为“喘”,微言。 蝡(ru如音):同“蠕”,微动。 一:皆,都。
这句意思说:哪怕是微小的一言一动,都可以供别人效法。
93、禽犊:家禽和小牛。古时多用家禽和小牛作为互相赠送的礼品。这里指小人把学习作为取悦于人,追求名利地位的手段。
94、傲:浮躁。
95、囋(zan赞音):形容语言繁碎,罗索。
96、响:回响。如响:像声音回响一样,不多不少。
97、其人:指贤师益友。
98、法而不说:仅有成法而无详细的解说。
99、故而不切:所载多前代故事,而不切近当前的实际。
100、约:语言简约含蓄。 不速:含义隐约,不能使人直截迅速地理解其意。
101、方:仿效。 其人:指贤师益友。 第一个“之”字作“而”用,是连接词。第二个“之”字作“的”用,是助词。
习君子之说:指学习其人的学说。这句说:一面仿效君子的为人,一面学习他的学说。
102、以:而。 遍:全面。
这句意思说:养成高贵的品德,同时又获得全面的知识。
103、周于世:全面通晓世间的事情。
104、经:读为“径”,途径,方法。 好:慕悦。 这句意思说:学习上最快速的途径,莫过于慕悦和接迎贤师,学习贤师的为人。
105、隆:重视。 这句说:其次是经常以礼法来约束自己。
106、安:作“于是”或“则”解。 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