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子百家散文(20)
9、《荀子》
荀子的主要着作:
1)《劝学》—3
注释:
1、君子:这里指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人。 巳:停止。 学不可以巳:意思是学习是无止境的。
2、青:青色,也就是现在所谓蓝色。 蓝:草名,也叫蓼(liao潦音)蓝,叶子可制染料。
这两句意思说:靛(dian电音)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,但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。成语“青出于蓝”就是从这句话来的。具有学生超过老师,一代胜过一代的意思。
3、为:变成。
4、中(zhong众音):符合。 绳: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。 中绳: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。
5、輮(rou柔音):同“煣”,用火熨木使弯曲。 轮:车轮。
6、规:圆规,匠人用来取圆的工具。
7、有:又。 槁:枯。 暴(pu铺音):同“曝”,晒干的意思。 挺:直。
这三句意思说:即使又(经风吹日晒)枯干了,可是不会再挺直,这是(用人力把它)弯曲使它这样的。
这三句与上三句连在一起是比喻人的思想,经过学习、锻炼,是可以得到改造的。
8、受绳:用墨线量过。
这句说:木材照墨线砍削就直。
9、全: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。 砺:磨刀石。 利:锐利。
这句说:刀剑拿到磨石上去磨就能锋利。
10、博学:广泛地学习。 参:检验。 省:反省,自我检查。 而:连词,而且。 乎:介词,相当于“于”、“对”。
这句说:君子广泛地学习,而且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。
11、知:同“智”,智慧。 行:行为。 过:过失。
12、深溪:深谷。
13、先王:指古代的贤明君主。
14、干:古代小国,为吴所灭,因此又称吴为干。 干、越即吴、越。 夷:东方的外族。 貉(o莫音):即貊,北方的外族。 子:婴儿。
这四句意思说:干、越地区和夷、貉地区的婴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