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、杂曰:众曰,大家都说。 诸: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二字的合音词。用于句中作“之于”,用于句尾作“之乎”。“之于”的“之”是代词,这里指土石。 渤海之尾:渤海边上。
23、隐土:传说中的地名。
24、子孙荷担者:子孙之能荷担者,就是能挑担的子孙(指有劳动力的)。 夫:古时成年男子的通称。三夫:三人。
25、叩石:打石,凿石。垦壤:挖土。
26、箕畚(ji ben基本音):挑土的土箕、土筐。这里用如动词,是用箕畚挑土石的意思。
27、京城:复姓。 孀妻:寡妇。遗男:遗孤,孤儿。又说:遗男就是遗腹子(父亲死后才生的孩子)。
28、始:才。 龀(chen趁音):换牙。 始龀:才换牙(大约七、八岁时)。
29、这句说:(孤儿)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移山。之:代词,指北山愚公。
30、易:交换。 节:季节。
这句说:冬夏换季,指一年的时间。
31、反:同“返”。
32、惠:同“慧”,聪明。这句是“汝之不惠甚矣”的倒装句。谓语“甚矣”提前,起强调作用。文言里常用这样的句式。
33、一毛:一草一木,极言其小。
34、其:助词。用在“如……何”前面,有加强语气的作用。
这句说:把土石怎么办?
35、息:气。 长息:长叹。
36、固:顽固。
37、彻:通。 固不可彻:即顽固不化。
38、不若:不如。弱子:小孩子。
39、虽:即使,连词,表示让步关系。之:助词。 这句说:即使我死了。
40、穷愧(kui愧音):穷尽。
41、何苦:何患,何忧。或解作哪怕,哪愁。
42、亡:同“无”。 应:回答。 亡以应:没有话可以拿来回答。
43、操:拿。 操蛇之神:山神。神话中说山神手里拿着蛇,所以称为操蛇之神。
44、巳:停止。 这句意思说:怕他没完没了地这样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