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网游动漫 >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> 第43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~战国时代11(2/5)
,学而不厌”。

    有的着重说明学习的方法,如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 也有强调复习的重要的,如“学而时习之”,“温故而知新”。

    讲个人修养方面,在于勉励人树立大志,注意品德修养。从这里多少可以认识一些古代思想家治学、为人的态度,对后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。

    译文(参考):

    孔子的十二条语录

    第一条,孔子说:“学习(新知识)并在一定的时候(遗忘之前)进行复习,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吗?

    有朋友自远方而来,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?

    不因为一些事情别人不知道而恼恨,不是很君子(有修养)吗?”

    第二条,曾子(孔子的弟子)说:“我每天以三件事检查自己:

    第一件事,为别人办事(谋事)是不是忠心(真诚)?

    第二件事,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(失信)?

    第三件事,对老师传授的知识,有没有熟悉(真正掌握)?

    第三条,孔子说:“君子(有修养的人)食(吃饭)不要求饱(过多、过好),居住不要求安(过于安逸),做事要勤快、说话要谨慎,接近请教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,请他指教,可谓(就是)好(喜好)学(习)啦。”

    第四条,孔子说:“(先)温习旧的(知识)而(才能、进一步)知(获取、知晓)新的(知识),也就(才)可以(成)为老师了。”

    第五条,孔子说:“学习如果不(动脑筋)思考则会罔(迷惑而无所得),思考(想问题)如果不学习(新知识)则会殆(精神疲倦而无所得)。(也就是说: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才能不断进步提高、更有成效。)”

    第六条,孔子说:“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而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,不值得同他谈论。(也就是说:同有志趣而讲究吃穿的人,不值得在一起交谈,也即不要交酒肉朋友。)

    第七条,孔子说:“见到贤人(有学问有道德的人)希望同他一样(看齐),见到不贤的人应该在内心自己检查(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毛病、缺点)。

    第八条,子贡(孔子的弟子)问:“孔文子(卫国的大夫孔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