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网游动漫 > 穿越历史,从远古到现代 > 第65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~战国时代33(1/4)
    诸子百家散文(25)

    9、《荀子》

    荀子的主要着作:

    4)《解蔽》—2

    译文(参考):

    凡人(思想方法上)的普遍毛病,在于被片面所蒙蔽,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。纠正之后,就会归于正道,如果把片面和全面,两种不同的看法混淆在一起,就不能分辨谁是谁非。

    天下不会有两个真理,圣人对同一事物不会有两种认识(对立的思想主张)。

    现今各国诸侯实行不同的路线政策,各家学派主张不同的学说。则必然形成是与非不分,治与乱混淆的局面。

    混乱的各国君王,混乱的各种学派,其本意莫不都在追求正道(真理),而且自以为正是这样做的,对正确的道理抱着错误嫉妒的态度,而对已经掌握的片面知识却不加怀疑。

    偏爱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、学问,唯恐听到反对的意见。凭借自己的偏爱,对待与己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学说,唯恐听到赞美的意见。

    自以为是(主观)地不停的与正道背道而驰。这岂不是被片面所蒙蔽而失去对正确道理的追求!

    不用心(学习),则白黑在眼前却看不见,雷鼓在旁却听不到,实为被蒙蔽之人!

    对掌握了真理的人,把国家搞乱的君主在上边反对他,把家搞乱的人在下边反对他,多么悲哀啊!

    什么是蔽?偏于爱好、偏于厌恶、偏于开始、偏于终结、偏于远、偏于近、偏于广博、偏于浅薄、偏于古往、偏于现今都会产生蔽。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差异,人们在观察事物中强调或忽视事物的任何一面,都会产生蔽,这是思想方法的通病。

    过去的君王的蔽者,有夏桀、殷纣。桀受蔽于妃子末喜、臣子斯观、关龙逢,其心被迷惑,行为被搅乱;纣受蔽于妲己、飞廉和微子启,其心被迷惑,行为被搅乱。

    因此群臣去除忠心,而贪图私利,百姓咒骂而不肯出力,贤良告退回家、逃亡,从而失去了各处官吏的土地而虚有(荒废)整个国家。

    桀死于鬲山,纣悬挂旌旗,自身无先知,又不听人劝谏,这是闭塞造成的灾祸。

    商汤接受夏桀的教训,拿定主意谨慎治理国家,能重用伊尹,身不离正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