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代有两位千古传颂的大政治家,不可不提。
第一位是管仲(?——公元前645年),名夷吾,春秋时期齐国颖上(今安徽省颖上县)人,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大政治家。
管仲在少年时读过诗书,也学过驾车和射箭。他立志要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,希望能为国家做一番事业。
后来他当了齐国的“相”(即“宰相),辅佐齐桓公创立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业。
管仲是怎样当上齐相的呢?
齐国的国君齐僖公有三个儿子,大儿子是公子诸儿,另外两个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。
早年管仲由于家境贫困,曾和一个叫鲍叔牙的一起做生意,两人成了知心朋友。
后来管仲做了公子纠的老师,鲍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。
齐僖公死后,诸儿做了国君,称为齐襄公。襄公是一个荒淫残暴的昏君,对老百姓压迫剥削特别厉害,连他的两个兄弟也受到迫害,逃到了国外。
公元前686年,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,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。不久齐国发生内乱,齐襄公被杀死。
齐国派人到鲁国迎接公子纠,请他回去做国君。鲁国的国君鲁庄公还亲自带着兵马护送公子纠和管仲他们回国。
在半路上,管仲对鲁庄公说:“莒国离齐国比较近,万一公子小白先回去抢了君位,那就不好办了,还是让我先去挡住那一头吧。”
于是,管仲带着一部分兵车人马,昼夜赶路,总算把公子小白撵上了。管仲远远望见公子小白坐在车上,就跑过去问:“公子往哪儿去呀?”
小白说:“回国办丧事去。”
管仲说:“公子纠是你哥,丧事理应他去办,你不必费心啦。”
鲍叔牙在旁边听到这话,知道管仲的来意是阻止公子小白回国抢君位,虽然他是管仲的好朋友,可是为了自己的主人,就瞪着眼睛对管仲说:
“夷吾,咱们各为其主,你还是少管闲事吧!”
旁边的士兵也气势汹汹地吆喝着,好像就要动手似的。管仲见势不妙,退了下来。
突然,他翻转身来,弯弓搭箭,瞄准了公子小白,嗖地一箭射过去。只见公子小白大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