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~春秋时代13(2/3)
这句意思说:史官进献史籍,让国王了解古代的政事,作为借鉴。
16、师:少师,位次于太师的乐官。
箴(zhen真音):一种含有劝诫意义的文辞,类似后来的格言。
这句意思说:少师进箴言于王,用来规谏国王的得失。
17、赋:朗诵。
瞍(u叟音)赋:无眸子的盲人吟咏(公卿列士所献的诗)。
18、诵:诵读。
蒙(ng蒙音)诵: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(讽谏的文章)。
19、百工,工:指乐工。又说,指为国君服役的各种手工业者。
20、庶人:平民。平民没有机会直接见到国王,因此只能把对政事的意见间接地传达给国王知道。
21、近臣:常在国王左右的臣子。
尽规:尽情地规谏,意即做到畅所欲言地规谏。
22、亲戚:指和国王同宗的大臣。古时候,父子兄弟也叫亲戚。
补:弥补国王的过失。
察:监督国王的行政。
23、瞽:指太师,乐官。史:太史,掌礼的官。诲:教导。
这句说:太师(用音乐),太史(用礼法对王进行)教诲。
24、60岁的人叫耆(qi其音),50岁的人叫艾(ai爱音);
耆艾:指国内的元老,年高有德的人,或国王的师傅。
修:劝戒,警告;又说是把瞽史的教诲加以修饬。
25、酙(zhen真音):取。酌:行。
斟酌:考虑取舍,付之实行。
26、悖(bei贝音):违背。
这句说:所以(国王的)行事才不致同情理相违背。
27、于是:从这里,和现代语中的“于是”用法不同。
这句说:人类的财富、用度都是由山川生产出来的。
28、其:指土地。
原:宽广而平坦的土地叫原。
隰(xi习音):低下而潮湿的土地叫隰。
衍:低下而平坦的土地叫衍。
沃:有河流可资灌溉的土地叫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