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粉混着鲸蜡,像极了铁锚堂早年试造的「硝磁火药」残留物。
窗外报童喊声穿透雾气:「京里禁了云雷纹!民间算具全得去纹!」小顺将布片浸入水盆,血色纹路晕开成「火德」二字——那是太平军的信仰符号,如今成了干王算理布的防伪暗纹。他想起王五临终前的话:「当算具刻满忠君字,便是匠人骨血作墨时。」此刻布纹里渗出的暗红,究竟是染料,还是三年前衢州工坊的余烬?
储秀宫内,慈禧对着电报算具敲出指令,琉璃算珠在指间流转如梅瓣。双喜递来的密报说,桂祥在苏沪抓了七名懂无纹算筹的匠人,恰与她实验所需人数吻合。她故意将「第七次实验记录」的日期错写成七月初七——宜祭祀,忌动火,却偏要在这日试燃硝磁混合物。
「主子,曾国藩折子说忠王的算理布让淮军差分机抓瞎。」双喜话音未落,窗外忽然飘雪。
慈禧轻笑,用算珠在炭灰里画出「火德」符号。皖北急报里陈玉成炸毁楚军粮库的火光,此刻化作她腕间琉璃链的反光——那上面的「太」字符号,与干王算理布的暗纹隔着长江遥遥相望,像一枚算珠的正反两面:一面刻着紫禁城的鎏金,一面映着江湖里的星火。
雪越下越大,储秀宫墙角未燃尽的算具残骸渗出暗红,与江心漂来的抗磁砂、皖北的无纹算筹、苏沪的算理布渐次相融。这年冬天,伦敦科学博物馆的东方展品里多了枚刻着「火德」的算珠,珠内凝固的鲸蜡与硝石,终将在百年后成为破译这段算理往事的密钥——只是没人知道,那些在京郊废窑中消失的匠人,他们的体温曾让多少算珠泛起过温热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