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庆十二年六月初八,健锐营演武场的晨雾尚未散尽,嘉庆帝的御辇已碾过校军场的青石板。他手中的《满汉士兵军功对比表》被晨露打湿边角,“满兵斩首数占百分之四十五、绿营占百分之五十五”的对比数字在纸页上晕开,恰似他对“军功平等”的深层思索——自新军推行“斩首积分制”,满汉士兵的战功数据正悄然改写八旗绿营的传统格局。
“陛下,这是新制的‘军功光谱图’。”兵部尚书明亮展开五丈长卷,图上用不同深浅的蓝色标注满兵军功,红色标注绿营,交织出“京师-直隶-边疆”的军功分布。嘉庆帝的目光落在“直隶绿营斩首数超满兵百分之二十”的批注上,那里正是白莲教活动频繁的区域,“绿营久疏战阵,不想在数据治军中竟后来居上。”
数据房吏员捧来《军功积分明细册》,每一页都印着“满汉一体”的朱砂官印:“镶黄旗前锋校巴图鲁,斩首八级,积分八十分;直隶绿营把总李勇,斩首十级,积分一百分——按新制,李勇可凭积分迁升游击,与满官同阶。”
嘉庆帝的算珠在“满汉将官比例”一栏缓缓拨动:“乾隆朝满将占七成,如今绿营将官凭积分已达四成——数据面前,不分满汉。”他忽然指向图中“健锐营满兵积分增长率”的蓝色曲线,“传旨:各旗营设‘军功数据站’,每月张榜公示满汉士兵积分,让‘积分即官阶’的新制深入人心。”
明亮示意吏员推出“军功数据沙盘”,微缩的山川地貌上,红蓝两色算珠代表满汉士兵的斩首位置。“陛下请看,”他用竹尺指点“川楚交界处”的密集红点,“绿营士兵凭‘地形数据熟’‘乡勇配合度高’,斩首效率较满兵高百分之三十——这正是数据治军中的‘用长避短’。”
嘉庆帝点头,目光落在沙盘边缘的《兵器积分兑换表》:“火绳枪命中率每增百分之五,可折算斩首一级;战马膘肥体壮者,每匹计五分——这些细则,要让士兵知道,数据不仅是斩首,更是全要素的战力核算。”他忽然想起去年在新军数据化中查处的江南制造局舞弊案,“再给积分册加‘兵器保养分’,敢有枪管生锈、甲胄破损者,每处扣五分。”
数据房吏员呈上《军功积分与后勤消耗关联图》,显示“满兵人均后勤消耗为绿营的一点五倍,而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