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嘉庆变法:数据治国 > 第5章 数据房(1/3)
    正月二十三,军机处侧殿的铜铃响过三遍,秦蕙田望着新挂的“数据房”匾额,漆香混着墨味扑面而来。三十六名算学吏已按“户籍、田亩、工匠”分成三班,案头堆着从户部抢来的黄册,却都盯着首座上的嘉庆帝——他手中握着的,不是寻常的朱笔,而是一支削得尖尖的“铅笔”,据说是用朝鲜贡纸裹着炭条制成。

    “直隶编户,按‘保甲连坐法’十户一甲,”嘉庆帝用铅笔在白板上画出表格,“甲长除记录人口、田亩,还要注明‘是否匠户’‘有无隐产’——就像给每甲写一本明细账。”他故意省去“数据库”之类的现代术语,改用“明细账”让老吏们理解,却在表格下方标出“数据索引”的符号,只有李煌看出那是后世的数据库主键。

    秦蕙田盯着白板上的“匠户分类表”,冶铁、纺织、舟车等类目下还有细分,比如“舟车”又分“福船工匠”“漕船修造”。“皇上,”他终于忍不住开口,“《户部则例》未载‘匠户分等’,这怕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《则例》没载的,正是我们要补的。”嘉庆帝放下铅笔,指尖敲了敲《天工开物·冶铸》残卷,“和珅的冶铁坊能高效,全因匠人分工明确。数据房要做的,就是让天下匠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该得什么——按‘产量-技艺’分甲等、乙等,甲等匠人每月赏银五两,还能送子弟入国子监。”

    算学吏们交头接耳,李煌注意到其中一位老吏的不屑——他曾是户部旧员,习惯了按年例造册,对这种精细分类嗤之以鼻。嘉庆帝却突然指向他:“张吏目,你曾在通州仓核账,可知匠户王老头儿能打多粗的枪管?”老吏愣住,皇帝却已翻开《匠人日志》:“王老头儿每月打枪管三十根,次品率两成——若按甲等标准,他该得多少赏银?”

    老吏哑然。嘉庆帝转向众人:“数据房不要糊涂账,要像大夫给病人开药方,每味药的分量都清清楚楚。”他拿起案头的“直隶旗地民地图”,蓝色民地间的黄色旗田用不同深浅标注肥瘦,“明日起,绘图吏随顺天府尹下乡,用‘三角丈量法’核田——记住,隐田超过十亩的甲长,连坐笞二十。”

    “三角丈量法?”秦蕙田挑眉,这是《周髀算经》里的古法,却被皇帝赋予新用。嘉庆帝点头:“辅以算盘测算,误差不超过半亩。”他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