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城的秋雨淅淅沥沥下了整周,仁济堂的雕花木门被潮气浸得发亮。市立医院护士陈雨薇抱着胳膊缩在候诊椅上,睫毛上还沾着雨珠,手里攥着三张血常规单,指尖反复摩挲着“crp正常”的字样。她鼻尖通红,每隔几分钟就抽一张纸巾按向额头——那里沁着细密的冷汗,体温378c却裹紧了薄羽绒外套。
“陈雨薇女士,请进。”苏怀瑾的声音从诊室传来,抬头便看见对方踉跄着进门,白大褂下的身形比三个月前瘦了一圈。“苏医生,我真的撑不住了。”陈雨薇坐下就掀开袖口,腕间ts集团的健康手环闪烁着红光,“手环每天报警‘免疫力低下’,可我吃了两个月抗感灵,感冒反而越来越重,夜班时差点晕倒在病房。”
苏怀瑾搭脉时眉头微蹙,脉浮缓而弱,寸关尤甚,如同春日溪流遇阻。舌质淡红,苔薄白,典型的卫气不固、营阴不守之象。“最近有没有怕冷怕风?出汗后反而觉得冷?”她掀开对方衣领,锁骨下方皮肤潮湿,“咽干却不想喝水,对吗?”陈雨薇拼命点头,眼眶发红:“就像被风吹透了骨头,喝热水都暖不过来。”
翻开抗感灵颗粒的说明书,“桂枝、白芍、对乙酰氨基酚”的成分表让苏怀瑾指尖一顿。“问题就在这儿。”她调出《伤寒论》原文,“桂枝汤治‘阳浮而阴弱’,桂枝白芍等量调和营卫,得微汗而解。可这药里的西药退热成分,把该出的汗硬压回去了,好比关紧门窗烧火,里面只会更闷。”
陈雨薇掏出手机,相册里存着十几张抗感灵的空包装袋:“药店说这是中西医结合特效药,我每天三次,每次两包……”苏怀瑾打断她:“停了吧!你现在淋巴细胞亚群显示cd4+细胞减少,正是长期用西药强行退热,把卫气伤透了。”她提笔写下桂枝汤原方:“桂枝9g、白芍9g、生姜3片、大枣12g,回家用陶罐煎,开锅后文火煮20分钟,趁热喝,再喝半碗稀粥,盖薄被出点小汗,记住别大汗淋漓。”
送走患者,苏怀瑾立刻联系药检所:“抗感灵颗粒,重点查对乙酰氨基酚含量。”窗外的雨突然变大,敲击着诊室的竹帘,她想起上个月儿科收治的高热患儿,家长也是用抗感灵后体温骤降,却留下长期自汗的毛病——这些病例像散落的拼图,渐渐拼出ts集团“中西医结合”的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