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巷看见辆货车,车身上“ts集团·合格饮片”的标签在水洼里模糊不清。药材商周大勇正指挥搬运工卸货,湿漉漉的桂枝饮片泛着可疑的雪白。她摸出手机,镜头刚对准车号,狂风突然掀飞雨棚,露出底下成箱的硫熏药材——和陈丽病历上的发病时间,正好相隔一天。
回到驻地,苏怀瑾翻开从阳朔中医院借来的《伤寒论》影印本,泛黄的纸页上,“桂枝本为解肌”句旁,竟有用刀尖刻的小字:“2024823 漂白剂超标”。笔迹新鲜,刀痕里还嵌着没擦净的硫粉。她指尖一颤,想起陈丽丈夫曾说,中药是从“熟人介绍的批发商”处购买。
窗外,台风眼带来短暂的宁静,苏怀瑾盯着办公桌上的桂枝尖,突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:“桂枝如良将,轻可去实,重可镇逆,全在医者辨明‘表实表虚’。”如今看来,这“辨明”二字,还要加上“辨真辨假”——当硫熏桂枝堂而皇之贴上合格标签,当古方的精准用量被商业利益篡改,医者的刀刃,必须同时劈开病魔与乱象。
凌晨四点,急诊室再次响起骚动,这次是集体腹泻的村民,他们都服用了“ts集团”捐赠的“防台风祛湿茶”。苏怀瑾望着呕吐不止的老人,想起陈丽病历里的发病时间,突然意识到,台风过境带来的不只是暴雨,还有一场针对中医药的“台风”——而她手中的桂枝尖,或许就是刺破这场风暴的第一片柳叶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