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网游动漫 > 岐黄手记 > 第97章 脉法溯源自岐黄古训(1/3)
    仁济堂的晨光斜斜漫过雕花窗棂,将中药柜上的铜拉手映得发亮。62岁的吴建国坐在诊台前,脊背微微佝偻,白衬衫空荡荡地裹着瘦骨嶙峋的身子,领口处磨得泛白,洗得发旧的布料下,锁骨清晰可见。他手里攥着胃镜报告,指腹反复摩挲着“慢性萎缩性胃炎”的诊断字样,眼尾的皱纹里写满了焦虑,河南口音里带着几分颤抖:“苏医生,我这肚子胀得像揣了个皮球,吃啥胃药都不顶用,三个月瘦了十斤,夜里睡觉都能被胀醒……”

    苏怀瑾轻轻放下手中的病案,起身时白大褂带过诊桌上的tp-1型脉象仪,屏幕上的基线轻轻晃动。她的手指修长,指尖微微泛红,那是常年接触中药汤剂留下的痕迹。三指搭上吴建国的寸口,指腹感受到脉搏缓慢而怠惰地搏动,如同浸了水的棉絮裹着细沙,虽节律整齐,却缺乏应有的弹性——这正是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中记载的缓脉,一息四至,来去怠缓。

    “您看这脉象仪的波形,”苏怀瑾指着屏幕上低平规则的曲线,“和我们数据库里湿困脾阳的缓脉模型吻合度达到92。”她翻开《中医诊断学》教材,书页在“缓脉主湿”的章节处折着角,“您舌苔白腻,大便黏马桶,这都是湿浊困脾的表现。就像脾胃被一层黏腻的淤泥困住了,运化不动,所以才会腹胀、消瘦。”

    吴建国盯着处方单上的“麸炒苍术15g”,粗糙的手掌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:“俺之前在别处抓的苍术没炒过,是不是这个缘故?村里的赤脚医生说苍术能祛湿,可吃了反而口干舌燥。”苏怀瑾从药材标本柜中取出两个玻璃瓶,一个装着生苍术,表面粗糙,纹理清晰;另一个是麸炒苍术,表面附着细密的麸皮,色泽偏黄:“生苍术燥性大,就像刚出栏的烈马,直接用容易伤胃。麸炒后燥性大减,就像给烈马套上了缰绳,专门针对您这种寒湿困脾的证型。”

    实习生小王抱着脉象仪凑过来,屏幕上正对比着缓脉与代脉的波形:“苏医生,缓脉的波形就像平静的湖面,而代脉就像突然掉进石头的水波纹。”苏怀瑾点头,目光落在吴建国微微鼓起的腹部:“缓脉是胃气的底线,说明脾胃还有运化的能力,只是被湿浊拖累了。炒神曲能消积食,茯苓能利水湿,就像给脾胃派了清障车,把堵塞的淤泥一点点清走。”

    吴建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