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入供销社的门口,首先映入眼帘的,就是那一排极具标志性的长长的砖混结构的水泥柜台,
呈l型横亘在中央,将整个屋子切割成内外分明的两个部分。
柜台里面,是一排排靠墙放置的货架,左边是家用日常物品,如火柴、肥皂、尼龙袜子、搪瓷杯、搪瓷盆、铁皮暖壶、手电筒、布匹、白猫香皂、海鸥洗发膏、护肤的雪花膏……
从外面看去乱七八糟的挤在一起,也许就连售货员同志也未必能马上准确的找到东西。
比较显眼的是几双塑料凉鞋,尽管现在的气候穿茅窝子还能把脚冻坏,但它仍是摆在比较醒目的位置,似乎在宣示与众不同的地位。
还有几种铅笔、笔记本、算盘、折叠剪刀等文具,
中间是粮油类,大米、面粉、粗盐、鸡蛋、爆米花、麦芽糖等等。
还有一部分比较稀缺的,如花生牛轧糖、糖水罐头、麦乳精等,这些供应的不多,买的也极少,属于比较奢侈的品种。
货架下面还有两个大缸,里面是散装的酱油和醋,需要自带容器称重购买。
右边堆放的一些化肥、农药、农具,
最右边的墙下摆放的都是贵重商品,
一台黑白电视机,一台缝纫机,一辆凤凰牌自行车,全都落满了灰尘。
沂北供销社的编制一共有十人,但位于前台的售货员只有两个,一男一女。
两人都穿着供销社标配的白衬衣、蓝裤子,量布用的直尺插在后衣领,显得神气十足。
这两位也是整个公社的名人,上上下下就没有不认识他们的。
男售货员是一个年轻人,名叫赵国强,是公社副书记刘良才的外甥。
小伙子长的细高挑、国子脸、红脸蛋,一表人才,
此时正隔着柜台和一个穿着碎花布棉衣的姑娘聊的起劲。
女售货员年约三十岁左右,名叫温国红,丈夫是公社医院的院长,比她大十岁,
此时正坐在柜台后面,懒洋洋的打着瞌睡。
隔着又宽又高的水泥柜台,个子矮一点的几乎都看不到里面有人。
方信走进来,堆出和善的笑容,轻声细气的问道:“请问同志,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