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了,就把她送到省城的李家当了童养媳。
李家原来是富户,不光有田有地,还有商铺。
可惜,李家的那个少爷李家福是个病秧子。身体不好,三天两头要吃药。
李秀琴和李家福成亲没几年,李家福就去世了。
留下 了李秀琴和她的儿子李绍明,还有李家福的亲妈齐采兰。
齐采兰年轻的时候会抽大(ya)烟(pian),儿子又生病。
偌大一个李家就这样被这母子两败得差不多了。
齐采兰是个厉害的,眼见家里别说养孙子,就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。
就看上了当时据说在外面做生意,打算回省城来安家的谢庆春。
她让李秀琴嫁给谢庆春,好让谢庆春帮她养孙子,外加养自己。
哪里知道谢庆春根本不是在外面 做生意,而是跟着果党去当了几年军医。
果党败后,他没去成,回了家乡要谋生。
就和村里其它挑货郎,从j省挑担去f省贩货,再从f省挑当地产回j省。
这个差事其实很是辛苦, 但谢庆春运道不错,挑了两年担,也赚到点钱。
所以回省城就说自己在外面做生意,赚了钱,打算娶妻生子,安个家。
听说谢庆春有钱,就被李家婆媳盯上了,然后托人说媒,两个人结了婚。
谢庆春有挑货的经验,又知道外面进货的渠道,建国后,让他找了个好差事,进了供销社。
供销社这个时候是顶顶好的单位,谢庆春有这样一份工作,按说是很体面的。
可在李家婆媳看来,你在外面不是做生意的,你又没有存到银钱,你就是骗人。
加上谢庆春为人惜财,最爱自己。
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可以,花在李秀琴身上都很勉强了。
至于把钱花在李绍明齐采兰身上,更是想都不要想。
为了这事,齐采兰自然就不干了。她同意让儿媳再嫁,就是为了找个男人养活他们祖孙三代。
谢庆春不愿意,她就天天吵,吵得谢庆春烦了,跟李秀琴的感情自然也就不怎么样。
更别提李秀琴生了谢景瑛之后,谢庆春想让她再生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