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尽快把这几个人都请来,要快。”
下朝之后的崇祯回到养心殿,拿起笔写下几个人的名字,交给王承恩。
孙传庭、孙承宗、袁可立、李邦华、徐光启、宋应星、孙元化、孙应元、卢象升、周遇吉、黄得功、王徵、吴有性、黄元御、赵率教、满桂------ 有的知道,更多是不知道。
但既然是皇爷吩咐的,那就照做就是。
算了一下,崇祯元年,七月蓟镇和宁远因为缺饷而发生兵变。九月,皇太极会盟蒙古诸部,第一次事实上统一了漠南蒙古。
崇祯二年十月,皇太极避开宁锦防线,绕道蒙古,攻占重镇遵化,兵锋直指北京,史称己巳之变。己巳之变彻底改变了大明朝。皇太极率军进攻北京,标志着崇祯帝中兴之梦的破灭。明朝京畿地区的防御体系遭到重创或破坏,失去总兵赵率教、满桂、孙祖寿、麻登云、黑云龙、朱国彦六员,兵部尚书王洽、工部尚书张凤翔、蓟辽督师袁崇焕、遵化巡抚王元雅、总理蓟辽保军务刘策等或死或下狱。明朝受到巨大震动,元气大伤。后金军撤退之后,明廷没有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,而是借机倾轧,进行党争。阉党余孽借机翻逆案,打击东林党。东林党内阁大学士韩爌、钱龙锡、成基命、李标等去职,而代之以周延儒、温体仁等入主内阁。标志着崇祯新政的结束。 在此战之前,北京人过了180年的和平生活,战争突然降临,没有任何实际准备。守城官兵既不知道火器的名称,也不知道火器的使用。北京城险些丧于皇太极之手。这次战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:从宏观上来说,它标志着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。明朝的堡垒推进、经济封锁和外交联盟政策都在此役后逐渐瓦解,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。 同时财富被掠,生民涂炭。京畿、京东地区遭到贱奴的大肆掳掠。占领永平的阿敏撤退时,进行屠城。总之,己巳之变所殃及的地区,生民涂炭,百业凋零。这些都加剧了明朝的社会矛盾,加速明朝灭亡。
崇祯又想起了先帝临终前的嘱托:中宫配朕七年,常正言匡谏,获益颇多。今后年少寡居,良可怜悯,善事中宫。先帝遗言还是要好好执行的,谁让是自己好大哥的临终交代呢。
至于己巳之变,还有二年的时间做准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