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高的御座上,十七岁的崇祯端坐在龙椅上,紫禁城乾清宫内,文武百官悉数到场。有的人面如死灰,有的人意气风发,有的人低头沉思,有的人仰望星空,人生百态 ,概莫如是。
最前面的地面上,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,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、东厂提督,人称九千岁的魏忠贤。此时的魏忠贤早就没了昔日权倾朝野的嚣张跋扈,只是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。王承恩拿着群臣弹劾阉党的罪状,正在高声念道:
“魏忠贤十大罪,罄南山之竹,不足书其奸状,决东海之波,难洗其罪恶。”
“臣奏请陛下将魏忠贤明正典刑,以雪天下之愤,以彰正始之法。”
“陛下,魏忠贤祸国殃民,不杀不足以平民愤。”
“陛下,魏公公安邦定国,乃是社稷功臣。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,财政入不敷出,只有魏公公才能够力挽狂澜,扶大厦之将倾。”
王承恩念完奏疏,大殿里立马人声鼎沸。
崇祯一声不发,端坐在龙椅上。这段时间,原来的崇祯一直在筹划灭掉阉党,裁撤锦衣卫等。但是穿越后的崇祯可不是原来那个崇祯。
“阉党肯定要敲打,但是还不能连根拔起,至少当前阶段,魏忠贤还是有留下的必要。东林党也要打压,众正盈朝的结局是一根绳,那帮人大多数都是典型的江南士绅利益集团的代表,心中毫无国家。”崇祯在心里盘算着。
“臣奏请陛下,魏忠贤所犯十大罪,条条都是不可饶恕的欺天大罪。臣恳请陛下将魏阉下狱,命三司严加会审。”
吏部右侍郎钱谦益和吏部尚书温体仁对视一眼之后,站了出来。钱谦益是标准的东林党,之前受阉党排挤,天启四年被革职。后期成为东林党魁首,贱奴打到南京,就是这个水太凉,率领南京满朝文武出城投降。温体仁一直标榜自己无党无派,天启年间因父母离世而回去丁忧。后来在崇祯朝,温体仁出任十年的首辅,在崇祯朝其实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,否则也不肯任首辅十年。那可是崇祯朝的首辅呀!
这次新帝登基,他们都才得以回到朝堂。如果不趁此机会扳倒阉党,那以后他们更没有好日子过了。所以他俩目前算是暂时的盟友,因为在驱逐阉党的目标上,二者是一致的。陛下在前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