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的皇帝真的很难,天灾人祸不断。王朝末期的毛病一个不落全部遇到,还碰上千年不遇的鼠疫和小冰河冷冻期。
但是自己有一个巨大的优势:就是提前知道了一些人和事情以及历史走向,还有一个就是科技的优势,自己带有后世的技术。
崇祯躺在床上,仔细思考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和计划,好不容易穿越过来,可不能结结一根绳了。
明末最大的灾难是小冰河气候,整个北方都干旱少雨,大量的土地绝收,间接导致鼠疫(其实当时满清也快要饿死了)。
在人事方面,可用的人还有很多:孙承宗、孙传庭、袁可立、李邦华、张福臻、卢象升、黄得功、周遇吉、曹文诏、曹变蛟、赵率教、满桂--
在军事方面,白杆兵、后面的天雄军以及后来自己组建的勇卫军,还有满桂和赵率教率领的军队,而且这个时候,国内的军头还没有彻底成型,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违抗自己的旨意。
在科技方面,有徐光启、宋应星、毕懋康、孙元化,还有超级牛人王徵,加上自己的知识储备,以及明末的科技基础,很快就可以实现一个突破。
在历史上,对明朝打击最大的事情,就是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。皇太极绕过蒙古叩关,从喜峰口进入腹地,兵锋直指京城。自此崇祯新政失败,皇帝的威信直线下降。同时仓促之间,杀掉袁崇焕泄愤,导致后面很多将领开始自保。袁崇焕在辽东擅杀皮岛毛文龙,导致毛文龙手下孔有德、尚可喜投降后金,带去了后金梦寐以求的火炮,自此后金有了攻坚的能力。
明末还有一件天大的事情,就是鼠疫。可以这么说,如果不这场鼠疫,李自成不可能攻破北京城。即使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,李自成请求和朝廷议和,后金也和朝廷议和,由于文官集团的阻止,崇祯没有成功。
崇祯如果躺着不动,明朝或许不会亡,因为明亡之后没多久,小冰河气候就神奇的结束了。至少不会这么快就亡国。
崇祯如果保住毛文龙,其他事情全部躺平不作为,后金也很难壮大不起来,因为毛文龙牵扯了后金大量的精力和军事资源。毛文龙死掉以后,手下孔有德尚可喜投降后金,带去了火炮技术。直接提升了后金的战斗力。袁崇焕在崇祯二年六月杀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