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大唐:灵魂互换,两个李承乾 > 第56章 责罚(2/4)
 待大殿内的喧闹声渐渐小了下去,他才缓缓开口:

    “诸位莫急,且听我讲。”

    “这《论语》传承至今,历经无数先儒解读,因断句不同而释义有别,实乃常事。

    标点符号虽非古已有之,但却能辅助我们更精准地理解先圣之意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目光扫视众人,眼神中透着自信与笃定。

    “第一种断句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,强调的是对父母的牵挂与孝道中对出行的权衡。

    父母健在,子女自然应在其身边尽孝,若实在有远行的必要,那也得让父母知晓自己的行踪,不让他们担忧。

    此乃从人之常情与基本孝道出发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着,不少人微微点头,觉得这解释确实有理。

    “而第二种断句‘父母在不远游,游必有方’,‘父母在’三字紧密相连,‘不远游’语气决绝,

    强调父母在世时对远游的严格限制,即便要远行,也必须有遵循的准则。

    此释义着重突出孝道的庄重与严苛,体现对父母权威与养育之恩的敬畏。”

    众人若有所思,对于这两种解释的差异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    “至于这第三种断句‘父母在不,远游;游必有方’,以‘不’字作为转折,意思为父母是否在世成为能否远游的关键节点。

    父母若已离世,子女在遵循一定准则的情况下可远游闯荡;

    若父母尚在,则需在其身边守孝尽孝。这同样是从孝道不同层面做出的阐释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说完,微微停顿,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。

    此时,虞世南走出人群,微微躬身道: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所言极是,经您这一番解读,这三种断句之意皆有其道理,只是以往我等读书,

    多遵循一种释义,今日方知标点断句竟有如此大的学问。”

    于志宁也在一旁附和:

    “是啊,太子此举,让我等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,这标点符号着实重要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站在一旁,微微颔首,眼中满是赞许:

    “乾儿,你今日让朕大开眼界。这标点符号之事,值得深入探究。

    若能推广开来,不仅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