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皇宫内,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。
李世民昨日就已经收到了不少弹劾李承乾的折子,那些折子如同雪花般纷纷飞到他的案头。
今日上朝,朝堂之上弹劾太子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,不过都被李世民不动声色地压了下来。
可谁能想到,这才没过多久,又有一摞弹劾李承乾的折子摆在了他的面前。
李世民看着这满满一桌子的折子,心中的怒火“噌”地一下就冒了起来,脸色阴沉。
就在这时,太监王德轻手轻脚地走进来,微微躬身禀报:
“陛下,孔颖达、李纲、虞世南,于志宁等人联名求见。”
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,挥了挥手:
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不多时,孔颖达等人鱼贯而入,整齐地向李世民躬身行礼:
“臣等参见皇帝陛下!”
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,看着他们,问道:
“不知道诸位爱卿一同而来,所为何事?”
孔颖达上前一步,神色严肃,语气带着一丝忧虑:
“陛下,坊间都在传说太子偶得两种酒,说上面诗词乃是太子所作,不知此事可属实?”
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,思索了一会儿,缓缓开口道:
“太子确实是偶得两种酒,酒上的诗词也确实为太子所作。”
孔颖达听闻,微微颔首,接着说道:
“陛下,若诗词确为太子所作,本是好事。
可如今坊间传言被雷劈之事,有人借此大做文章,说此乃天谴啊!太子已失上天庇佑。
说太子不务正业,整日沉迷于些玩乐之事,将东宫要务抛诸脑后,
如此言论,恐对太子声誉有损,亦不利于朝廷安稳啊。”
李纲也上前一步,忧心忡忡地补充道:
“陛下,太子乃国之储君,其言行举止皆受众人瞩目。如今这般传闻四散,难免会引发朝野动荡。
老臣以为,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处理此事,以正视听。”
虞世南微微躬身,恭敬地说:
“陛下,臣等深知太子聪慧,有此才情固然值得欣喜。
但如今形势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