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人静,“赵氏奇香”打烊后,后院的小账房里依旧亮着灯。
赵三郎和钱掌柜相对而坐,中间的矮几上摊着几本账册,还有一堆算筹。烛光跳跃,映着两人凝重的脸庞。
“赵总监,您看这里,”钱掌柜拨拉着算筹,指着账本上的几行字,“聚宝斋的香料,安息茴香、马芹、还有那赤阳粉(赵三郎给那类似辣椒粉的香料起的名字),这几样是用得最多的,价格也是最高的。”
“虽然那边打了招呼,按‘朋友价’算,可一个月下来,光香料的开销,就比以前用秦记的货,足足高出了三成!”
赵三郎凑过去仔细看。账目记得很清楚,每一笔开销都列得明明白白。钱掌柜虽然管事能力一般,但在算账这方面,还是个老手,做不了假。
再加上这段时间和赵三郎相处,他也越发佩服这位“赵总监”,有点时候都忘记秦乔乔是老板,赵三郎才是。
“还有这羊肉,”钱掌柜又翻到另一页,“刘老三家的羊肉确实是好,肥瘦相间,烤出来膻味小,肉还嫩。可他那村子离城里远,每次送货过来,都得雇驴车,这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而且啊,这生肉运输,路上总有点损耗,七七八八算下来,成本比直接从城里肉铺拿货,也高了不少。”
“咱们现在一楼大堂的烤串,价格没变,但这成本上去了,里外里一算,这利润……就薄了。”钱掌柜愁眉苦脸地总结道,“二楼‘镇店之宝’那边倒是利润高,可毕竟量少,撑不起整个铺子的开销。长此以往,咱们这生意看着红火,实际上……挣得还没以前多了!”
赵三郎沉默着,手指在账本上轻轻敲击。钱掌柜说的都是实情。他之前光顾着解决有无问题,提升口味,吸引顾客,对于成本控制确实有些疏忽了。
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什么?开源节流!
光靠口味好,生意火爆,是远远不够的。没有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空间,再红火的生意也只是虚假繁荣,随时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崩溃。尤其是在这个时代,各种潜在风险更多,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发展和应对危机。
“钱掌柜,你说的对,成本问题必须重视起来。”赵三郎抬起头,眼神变得锐利,“生意要做大,不能只靠一腔热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