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陪伴朱瞻基的人,本着恶心朝臣的念头,朱瞻基冒出了推举太监上位的念头。
为了在朝堂站稳脚跟,太监选择去拉拢武将一脉。
太监都知道去拉拢武将,以抵抗文臣,但朱瞻基却不知道,由此可见朱瞻基的能力之低。
历史上。
最终朱瞻基郁郁而终,死的很早。
他的死亡,也导致了年幼的朱祁镇没有得到任何的教导,从而被忽悠的御驾亲征。
说一句马后炮的话,朱祁镇一开始还是想要追寻朱棣的荣光的,但很可惜,他被忽悠瘸了。
一个没爹的娃,不仅被朝臣忽悠,还被身边伺候的太监忽悠。
如此局面,还指望他能清楚的看清一切?
未免有点过于强人所难了。
朱祁镇的失败,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。
这场北伐,是文臣和太监的合作,将想要冒头的武将狠狠的踩到了泥土里,再也不能翻身。
从此,大明的朝堂,进入了文臣和太监争锋的阶段,一直到大明灭亡,都再也没有了武将的画面。
一切的一切。
作为承上启下的朱瞻基,问题简直不要太大。
朱瞻基的人生,太过顺风顺水了。
朱棣在的时候,有朱棣护着他。
朱棣死了,朱高炽登基。
众所周知,父母淋过雨之后,便想给自己的孩子撑起一把伞。
朱高炽就是这么做的,由于他经受过朱棣的高压,所以,他给了朱瞻基高度的宠溺,为其正风挡雨。
这样的成长经历原本没什么问题。
唯一的意外是朱高炽死的太快了,他还没有来得及教导朱瞻基。
此时的朱瞻基,明显还没有成长起来,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。
眼高手低,这就是此时的朱瞻基。
也正是因此,他做出了很多的错误决断,为大明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坑。
话又说回来。
朱瞻基的平庸,也在另外一方面衬托出了朱高炽的优秀。
“高炽说服了十七?让其帮着放手北平?”朱棣有些惊愕。
一直以来,他对这个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