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贵的意见。最终确定下了一个男版、一个女版和一个童装的版型。
羽绒的原料,原本林巧想过直接收购,但是羽绒的收购和处理还是非常复杂的,所以最终还是决定在海东那边采购了。
至于商标,林巧特意跑了一趟海东,了解到绣花的话,容易钻绒,人工也很费时,现在有一种成品的商标,可以烫在衣服的表面,林巧觉得这个很棒,于是在省城请了人,设计了商标,并一次性做了一千个商标。
“咱们就先做这三款衣服,等每款都做了一百多件之后,我再考虑是不是再设计一个不一样的款式。”
看着新做出来的羽绒服,林巧特别的高兴,她摸着羽绒服胸口上的“雪竹”商标,绿色底上一大一小两棵白色的竹子剪影,下面是拼音的变形体。颜色雅致,搭配各种颜色的羽绒服都很好看。
现在店铺只是开门了,师傅们在缝纫机上认真的坐着,里面还有一个充绒机,在给衣服填充鸭绒,看上去一副忙碌又有条不紊的景色。
林巧决定这段时间先累计羽绒服的量,反正天气还不是很冷,也没什么人会买羽绒衣,起码要进入十一月份,并且有冷空气,人们感受到冷,才会愿意来买羽绒衣。
但是门还是开着,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看热闹,没多久,大家就知道了这里有在做羽绒衣,有人问起,林巧都告诉他们,等十月份再来买。
最近林巧在思考,她想再做一个款式,高档一点,定价高一点,专门放在服装店那边卖,这家店就卖普通的这一款。
但是,到底怎么才能把羽绒服设计的比较高档呢?林巧天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恩月也时不时的来看看羽绒服作坊,她也在发愁,这么短的时间怎么才能让“雪竹”成为市级知名品牌。
但是,她又不想给林巧带去太多的压力,所以经常自己一个人默默的过来看,又默默的回去。
对于林巧来说,她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了饭还是得一口一口吃,总要让林巧从小作坊做起,很多东西才能在磨练中成长起来。
这一天,恩月在教室里翻看着一本从新华书店里买来的关于市场营销的书,突然听到右后方传来一阵轻轻的哭声。
恩月转过去一看,原来是饶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