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翠玉坊的花船上站出来一位风韵犹存的鸨母。
“各位公子爷,翠玉坊初来宝地,听闻海州人才地灵,今日便想请诸位一展才华,以诗会友。”
“若能博得咱们姑娘的青睐,便可登船一叙!”
此话一出,众人顿时沸腾起来。
“还请妈妈出题!”
鸨母笑着说道:“眼下已经入夜,河景优美,不如就请各位公子爷以此为主题,自由发挥。”
事关美人儿,众人当下没仓促出声,而是陷入了沉思。
与此同时,楼船之上的赵鼎也是眉头紧皱。
虽然先前被柳湘玉婉言拒绝了一次,但他很不甘心,就想要柳湘玉好好陪自己一次。
只是用强的话,先不说柳湘玉自身的背景就有些麻烦,一旦传到父王的耳朵里更是能让他吃不了端着走。
所以只能按翠玉坊的规矩以诗会友,但问题是他又不善于作诗。
就在赵鼎苦恼之际,旁边的吴千秋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只要能帮世子得到柳湘玉的青睐,那盐道分配的事就大有希望。
“殿下还请放心,我在诗词一事上小有研究,可助殿下成为柳湘玉的入幕之宾!”
赵鼎眼前一亮,“此话当真?”
“千真万确!”
吴千秋自信满满地点了点头。
旁边一众盐商子弟也开口帮腔道:“殿下,秋哥儿在国子监素以才情闻名,小小诗句必不在话下!”
赵鼎看了眼众人,随后笑着点了点头。
“好,那就劳烦吴公子了,事成之后必有重赏!”
吴千秋拱了拱手,心中狂喜。
此时,江面上的众人开始陆续抛出自己酝酿已久的诗句,都希望能获得柳湘玉的青睐。
只是诗句的质量实在让人难以恭维。
这也难怪,海州自古重商轻文,这些富家子弟们更是不学无术,自然作不出什么好诗。
翠玉坊的花船始终沉默。
吴千秋脸上的笑意渐浓,这正在他的意料之中。
他之所以敢跟世子打下包票,是因为前不久在京都刚从一个落魄文人的手中买下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