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》的时候,我还以为遇到了难得的知音,觉得她对历史见解独到。咱们聊一聊?”
吴惠芬轻哼一声,眼中带着一丝不屑,“老高,就小高那点见解,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。《万历十五年》我不知读过多少遍,书中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口,看似写一人、一事、一年,实则展现了晚明整个帝国的衰败之态。”
和老娘比历史沉淀,小高提鞋都不配。
高育良微微一怔,没想到吴惠芬对这本书见解如此深刻,不禁来了兴致,“我原以为她对申时行评价颇为新颖,说他是和事佬首辅,以调和为宗旨,在文官集团与皇权间周旋,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平衡。”
原本觉得挺美好,现在却感觉垃圾的一坨。
想起赵瑞龙和高小凤的蝇营狗苟之事,指关节握的咔咔响。
吴惠芬一本正经道:“申时行确实想在各方势力间找平衡,可他太过软弱,一味妥协。看似面面俱到,实则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朝当时土地兼并、吏治腐败等问题。这就如同你在官场,若只知调和,不坚守原则,早晚也会陷入困境。”
骂人,必须骂。
如果不骂,他肯定管不住下半身。
就是骂也不带脏字,让他自己体会。
高育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“惠芬,照你这么说,张居正虽雷厉风行推行改革,却也因过于强硬,得罪太多人,死后被清算,这改革也大多付诸东流。”
惋惜。
可悲。
可叹。
“张居正改革确实有成效,一条鞭法让国家财政收入增加。但他忽视了官场复杂的利益关系,树敌过多。改革本就是触动利益的事,方法太刚猛,后继无人维护,失败也是必然。老高,就像你如今面对诱惑,处理不当,便会重蹈覆辙。自古红颜多祸水。”
高育良长叹一声,“唉,惠芬,听你这么一分析,我对这书又有新认识了。还是你看得透彻啊。”
“老高,官场如棋局,一步错步步错。守住底线,才是为官之道,别再被那些花言巧语、纸醉金迷、搔首弄姿迷惑了。”
高育良郑重地点点头,“惠芬,我记住了。这次多亏有你。”
人生如棋,官场似局,高育良于诱惑边缘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