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东边不亮西边亮,多条路总是好的。”林氏说道。
“不成就当玩了。”沈月说,“豆子又不贵,也浪费不了几个钱。”
“月丫头说的对。”沈继业赞同,“成了皆大欢喜,不成就没什么损失,就当玩了。”
沈月笑着敬了沈继业一杯,父女俩默契的一饮而尽。
接着,话题转移到唐沟新作坊。
对于沈淮的提议,沈继业和林氏还有黄氏都在认真听。
尤其是沈七刀,还分析了利弊。
最终从山涧引水进作坊的建议,大家一致采纳。
“对了大姐,前几天去看铺子了,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。”想起这事,沈淮毫不避讳的说了出来,“我已经让牙人注意了,若是有合适的,牙行会第一时间通知我。”
“不急,慢慢找,总会找到合适的。”沈月乐观道,“现现没合适的,说明缘分未到,等时机来了,挡都挡不住。”
“就是。”沈杏附和,“天气开始热了,还不如卖绿豆汤呢。”
黄氏看了过来,“买绿豆汤,哪里卖得过镇上的冯老太喔。”
沈杏轻哼,“她的绿豆汤又不好喝。”
“一口吃不成胖子,我们家已经有黄芽菜、腐乳和白酒三样了,其他的随缘吧。”
林氏的话,沈七刀很赞同,“说的对,钱是赚不完的。”
沈杏懂了,“给别人留条活路。”
“所以,铺子的事情不用太急,顺其自然就好。”沈月对沈淮说,“我在村里也能卖不少。”
除了村里,还有货郎,镇上的胭脂铺,这些都能卖。
只是赚的不多罢了。
“大姐不急,那我就慢慢找。”沈淮沉吟了一会儿,道,“其实,做胭脂香膏挺受季节限制的,一到热天,大家都不怎么涂胭脂了,到了冬天,大家才会考虑买香膏。
开店前几个月需要沉淀,等口碑传出去了才会慢慢好转。
另外,县里有好几家胭脂铺,竞争激烈。”
“不开铺子,而是以合作的方式呢?”沈月说,“到冷天,香膏需求量大,可以拿去寄卖或者跟口碑好的胭脂铺合作,定期供货。
如此一来,我们就不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