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肆里,沈淮解决掉一碗瘦肉粥,两个肉包子,这才抬头对沈继业说,“爹,我有点困了,我们先回小院吧,傍晚再去福瑞楼。”
考试是一件很费神的事情,何况县试还关系到个人前程,沈淮更不敢掉以轻心。
如今考试结束,他只想躺一会儿。
“三天后才出榜单,明天你就在小院好好休息一天,顺道也给脑子歇一歇。”沈继业说道,“后天要是没有别的安排,我们去宅基那边看看,过了清明便要动工了。”
材料和施工人员已经联系好,春耕一过即可开工。
“爹,家里打算建几间?”
“你爷爷说,按一进的标准来建,若是没超出预算,还打算在后侧方继续盖两三间小的,方便送货的帮工们进出,如此一来,也不会影响到你学习。”
一进的房子占地面积不会很小,价格应该不便宜,尤其是青砖、瓦片、木料都要买的情况下。
单是材料就占去大头,还有人工费。
“爹,家里的预算多少?”
沈继业伸出两根手指。
“二百两?”
沈继业点点头,“你爷爷还想买点田,去找中人询问,都说没人卖,要是开荒就容易得多,看上那一块,直接去衙门上报就行。
开荒前三年免费,第四年减半,第五年正常交粮税就行。”
沈淮心思一动。
不过,有些想法,得他进了县学才能实施。
回到小院,沈淮直接回房睡觉。
傍晚时分,跟沈继业去福瑞楼吃饭。
他们到的时候,其他几人已经分桌坐好了。
几个大人一桌,一个小的一桌。
“沈淮,快来,就差你了。”王宇川见沈淮来了,连忙把人拉到位置上,“我们几个的策论题答得缺胳膊少腿的,知道你策论写得最好,快给我们分析分析。”
说着,将之前默写好的策论递给沈淮。
沈淮接过一看,发现陶简知和陈观写的比较好,有理有据有自己的看法,魏渠论证单薄,王宇川没有写自己的看法。
“如何?”四人的视线,集中在沈淮身上。
沈淮直接说出自己的答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