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业听了之后,点头道,“这个同村的担保人,我跟你爷爷会仔细琢磨,到时候一定给你搞定。”
沈家作坊的帮工,请的都是村里人。
大家多多少少会给点面子。
“谢谢爹。”
“这么客气做什么?”沈继业笑笑,想要伸手去摸沈淮的头,可又想到他都快科举了,是个小大人了,于是将手收了回来,目光转到沈七刀身上。
“对了爹,我们县里的宅基荒了好几年,是不是该建房子了?
沈杨爹他们,每个月都要跑县里几趟,吃饭和住宿费,一年下来也花去不少钱,若是我们在县里有房子,也能省下一笔钱。”
主要是为三郎考虑。
这孩子,从小便很有主意,若是没有几分把握,是不会开这个口的。
既然孩子都想好了,也有信心下考场,那么他们做父母的,也应该多做打算才是。
沈七刀沉吟了一会儿,“我有两年没去宅基那边了,等卖桐油果的时候,顺道去看看,回来再商量怎么建。”
“也行,省得匆匆忙忙的,建得不好,影响格局风水。”
聊完这些,一家人又聊起别的事情。
沈淮听了一会八卦,便回屋背书练字去了。
第二天。
晨读刚结束,王宇川就凑了上来,“沈淮,我爹同意了,说去看看也好,反正家里不差那点保结费,你那边什么情况?”
“我爹和我爷爷都很支持我,还说试试也好,就当提前适应。”沈淮说着,看向后面的魏渠,“魏渠,你家人怎么说?”
魏渠的家庭,有些复杂。
至于怎么个复杂法,沈淮又说不上来,只知道魏渠很少提他爹娘,而且魏渠读书的费用,一直都是他舅舅在操心。
放田假,放岁假什么的,他基本都是在他舅舅家。
魏渠嘴角漾出一抹淡笑,“我舅不仅同意了,还承诺,只要我府试能考进前十,他就在县城给我买一套宅院。”
话一出,大家‘哇’声一片。
沈淮直接开玩笑道,“这样的舅舅,我也想拥有。”
“其实,我舅舅很喜欢你,还经常夸你聪明呢。”
“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