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共用了半碗白酒,一点点香料和几勺盐,平均下来,一罐成本六文钱这样,因为罐子已经占了两文钱了。
“爹,我今天请同窗品尝腐乳了,他们都说好吃,江铭和王宇川还说要帮我们推荐呢,你明天能多买点老豆腐回来吗,我想多做几罐送给他们。”
沈继业却说,“同窗要送,夫子那边也不能落下,干脆多做几罐得了,省得要送的时候没存货。”
说干就干。
第二天,沈继业送菜回来,买了好几块豆腐。
到了晚上,沈淮监督他们做。
第三天,沈继业拉着林氏和黄氏一起做。
完事之后,还问沈淮道,“三郎,我们的做法没问题了吧?”
“只要不碰油、控制好料水的比例,问题不大。”
得到肯定后,三人开始大拳脚。
第四天,沈继业直接买了十斤豆腐回来,黄氏和林氏也一起帮忙,三个人做了一个多时辰才忙完。
第五天,腌制的腐乳已经达到三十五罐。
第六天,沈淮收到了沈大姑寄来的四书和一封信件。
信件很厚,拆开一看,里面套着两封信,一封是‘沈七刀亲启’,一封是‘沈淮亲启’。
“爷爷,大姑给你写的。”
沈七刀直接拆开信封,阅览之后一脸喜色,“林家的族亲考中进士了,下个月中旬在郡城老宅大摆流水席,你大姑叫你爹也一起去。”
“哎哟,林家这下不得了了。”沈继业拿过信件,一边看一边说,“考中进士,要么先留在翰林,要么直接派官,就是不知这位林大人怎么选。”
沈淮很激动,“爹,你去吗?”
“那必须的呀。”沈继业一脸笑意,“我们不仅要出面,还要送上厚礼。”
至于送什么,得好好商量。
“可惜我不能去。”沈淮一边可惜一边拆开自己的信件。
致远表哥告诉他,今年的雍州郡,总共有两个人考中进士,一个是他们林家族亲,另一个是榆林镇的杨光耀。
两人已经在归乡的路上了,估计下个月都会在家里大办宴席。
得知杨光耀考中进士,沈淮十分激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