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五经承载着庞大的儒家思想体系,比如《中庸》的‘中和’思想,《大学》中的‘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’等理念,没有一定的思想基础,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和价值取向的。
而且古代交通不便,消息闭塞。
作为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农家子弟,没有消息渠道,所见所闻犹如井底之蛙观天上月,只能通过书籍来丰富精神世界。
可世界每天都在变化,人不能只沉浸在书籍中,应与时俱进。
所以,沈淮不想老实了。
既然县学名额不满,那么他便有机会。
只有不断向前,才能接触更多的人,更多的资源,看更多的风景。
“夫子,学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“你且说来听听。”
“是这样的,《论语》中有很多内容跟诗歌存在一定的关联,您上课之时,也经常提到《诗经》,学生印象最深的是,您在‘学而’篇中讲到君子修养的内容时,引用了《诗经》赞美君子品德的诗句‘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。
学生当时听了便觉得诗歌很美,它的用词造句,令人耳目一新。
所以学生学得,《论语》和《诗经》有知识关联,是不是可以一边学《论语》一边读《诗经》呢,我们后期也要学作诗,是不是可以先体验诗词的韵律之美,为后期的诗赋做准备?”
小魏夫子听言,大感欣慰的点头,“你这个想法很不错,《论语》与《诗经》确实有关联,也可以在学‘论语’之时读‘诗经’,你家中长辈可有给你准备了《诗经》?”
按理说,先学四书在学五经。
可有时候,也不一定非得学完了四书才能看五经。
《诗经》是诗歌载体,提前看影响不大。
“已经请人抄录了,估摸要等两个月这样。”
大姑已经请人帮他抄录了,从四书开始抄,等到五经,恐怕不止两个月。
“除了‘诗经’能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,《楚辞》和《百家诗集》亦能,如今你还未拿到书籍,可先研读《百家诗集》,感受里边的平仄韵律,待你积累够了,学起来也容易。”
似乎想起了什么,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