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,其余时间冷冷清清,便是铺面都是关着门的,只有集日才会营业。
江掌柜也有了正面反馈。
平时每日提供五斤黄芽菜,集日提供十五斤。
双方商议好之后,沈家开始着手准备。
为了确保福满楼的供应,沈继业每天都要种一盆豆芽,送沈淮上学的时候,顺便送货。
轮到沈继亮接送时,便托他帮忙送。
集市的售卖,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,大家那股新鲜劲过去了,销量大概稳定在五六十斤左右。
偶尔,王地主家也会订个五六斤。
一个月下来,大概有六七百文的收入。
镇上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,沈家开始转战渡口集市,反响并不是很好,销量只有镇上的一半。
除此之外,还要付八文的船费,外加出牛车的工时。
尽管麻烦,但还是能赚到一些。
可人的精力有限,长此以往,黄氏和林氏可能吃不消。
沈淮想来想去,最后在饭桌上提出自己的想法,“爹,要不……你去找翠花爹谈谈?他那么能干,再卖个黄芽菜肯定能忙得过来的。”
沈继业看过来,“你是想让他帮我们卖?”
“帮别人卖哪有自己卖的香?”沈淮说道,“如果翠花爹肯干,我们可以三文两斤的价卖给他,以后我们就不去渡口集市那边了。”
林氏和黄氏猛地抬头,目光‘唰’的一下,集中在沈淮身上。
沈淮任由她们看着。
沈继业快速的算了一笔账,发现卖给别人比自己去卖的强。
可问题来了,“这样的话,利润比较低,翠花爹愿意干吗?”
“按一文半进两文出算的话,利润是不高,若是按份卖呢?”沈淮笑了一下,“一份两文,但一份只有八两,进三十斤的话,纯利便有三十文左右。
顿了顿,又继续道,“在说了,也没人规定,黄芽菜只能卖两文呀。”
“哎哟,还是三郎脑袋瓜子聪明。”反应过来的林氏语气激动,“镇上有固定的豆腐铺子,翠花爹集日才出一次摊,有时候一担豆腐都卖不完。
只要我们跟他好好说道,他肯定心动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