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“明日让你爷爷去打听打听呗。”
沈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,于是挤出笑容道,“爷爷,你明天路过驿站的时候,帮我问问呗,要是价钱便宜,我打算两个月给致远表哥写一次信,交流交流学习心得。”
搞好关系了,以后有什么疑问,也方便询问。
沈七刀不答反问,“今天魏夫子说的那个什么四书和五经,全名叫什么?明天我顺道就去李记书肆问问。”
沈淮见沈七刀不懂,当场给他科普‘四书’是哪些书籍,‘五经’又是哪些书籍。
沈七刀不懂那些,只知道一共有九本。
于是问道,“先买哪本?”
“先买《论语》。”似乎想起了什么,沈淮说道,“听说四书五经有官制版和手抄版的,官制版的比较贵,手抄版的相对便宜一点。
爷爷,明天你先问问价格,若是价格相差不大,买官制版的比较好。”
官制版纸质好,校对严谨。
手抄版的纸质一般,而且容易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。
沈七刀‘嗯’了一声,接着又问,“要不要给你换块砚台。”
沈淮摇摇头。
这时,门被推开。
林氏和沈月沈杏从外面进来。
“奶奶,大姐二姐,你们去哪里了?”沈淮见她们回来,立即问道。
林氏坐了过来,“去四房做魂幡,明天还要做纸扎(纸人、纸马、纸房),后天让你沈江哥送去林府。”
沈淮有点好奇魂幡长什么样。
是不是像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招魂幡,但又不敢问,怕冒犯了。
“娘,你们吃过了吗?”黄氏问。
“吃过咯,沈杨娘炖的干笋。”
几人一边烤火一边聊家常。
第二天,沈七刀把沈淮和沈杨送到学堂之后,特意拐去驿站打探情况,了解得差不多了再拐去李记书肆。
晚上吃饭的时候,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。
“驿站的小哥说,捎信去县城,收价六文,送到再收三文,快的话,当天就能送到,慢的话六七天,因为他们也不是天天跑县城。”
这个沈淮理解。
乡镇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