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呢。”
“那便早起早睡,才有精神上课。”
进了屋,沈继业见沈七刀和黄氏也在,索性说道,“爹,学堂有魏夫子亲自编写的注解书籍,这东西跟书籍搭配使用,比死记硬背的强多了。
我打算给三郎准备一套,便问了梁管家,他说只需二两就能拿下,我见价格不便宜,便先回来问问你们的意见。”
黄氏和林氏不知道注解书籍是什么,只好看向沈七刀。
沈七刀也不是很懂这东西,于是将目光投向沈淮,“三郎,这东西对你学习有帮助吗?”
“注解书籍的作用很大。”沈淮很认真,“爷爷,三百千是基础,夫子说基础打得越牢固,对后面学四书五经越有利。
县试考的内容就是四书五经,只有把四书五经都学会了,才能去参加县试。”
沈七刀思考了片刻,“既然有用,那便买吧。”
想要孙子考上秀才,就必须舍得本钱。
怎么着也要把基础先打牢了。
“谢谢爷爷。”沈淮很高兴,“爷爷放心,我会好好珍惜这些书籍的。”
饭后,沈淮练了半个时辰的字,便开始整理‘作业’。
练字纸张足足堆了两百张,厚厚的一叠,他按日期整理好了才放到书箱里面,然后才将《三字经》和《百家姓》放进去。
接着又检查了笔墨纸砚,确认无误才去后院洗漱睡觉。
第二日,提前一刻钟到教室。
“沈淮,你来啦。”
江铭见沈淮是第二个到,连忙将带来的糕点拿过去,“快点吃,等会他们就来了。”
沈淮没客气,一边吃一边把书籍拿出来。
“你的字练了多少张?我的一共两百一十三张。”
“这么多?”江铭睁大双眼,“我的才一百八十张。”
“夫子说每天练三篇,两个月刚好一百八十张,没毛病。”
但江铭并没有被安慰到。
甚至后悔自己练的少了。
“魏渠和王宇川来了,快把糕点收起来。”沈淮见两人从外面进来,便让江铭把糕点收起来。
然,江铭不仅不收,还故意放到桌子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