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婶还笑话我,每天都要背一斤的石头来回走。”
沈淮听言,轻笑出声,“你二婶就是嘴上说说,心里指不定替沈林羡慕呢。”
他可听说了,沈林到了六岁也要上学堂。
因为沈杨就是六岁上的学堂,不能厚此薄彼。
沈杨仰头叹道,“哎,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了,今年她都跟我娘吵了两次了。”
“大人的事由大人来操心,你好好念书就成。”沈继业生怕沈杨多想,“等你将来有了出息,好好报答你二叔二婶便是。”
沈杨点点头,“我爹也是这么说的。”
沈继业本来还想问沈杨他外公的事,但见沈杨心烦家里的事,便没问。
倒是沈淮按捺不住好奇,“沈杨哥,你们开始学《百家姓》了?”
“上个月初就开始学了,这个月还增加了珠算呢。”
沈淮‘嚯’的坐直了身子,“你们学完《三字经》了?”
“上个月刚学完,但是后面的意思和典故,我们还不太熟,夫子叫我们一边背《百家姓》一边学《三字经》后面的内容。
每旬还要学两次珠算,可忙了。”
“难怪每次见到你,没说两句话你就跑了。”
“还不是……”
“还不是什么?”
沈淮见沈杨话说一半,不由得看了过去,却见他将头扭了过去,一副不要问我,就算问我我也不说的架势。
沈淮就猜到里面有猫腻。
想到上次李景舟说的,沈淮大致猜到了原因。
无非就是被夫子罚抄大字,没空出来。
不过,沈淮聪明的没刨根问底。
沈继业似乎知道什么,低低的笑了两声。
沈杨心虚的把脑袋压低,耳根发烫。
好在天色没亮,无人看到。
“小叔,我进去了。”
牛车刚停下,沈杨就跳了下去,然后头也不回的冲进学堂,那脚底抹油的架势,怎么看都有种落荒而逃的感觉。
“爹,我也进去了。”
这是沈淮第一次来这么早,还没走到教室,就看到甲班和丙班的师兄,一边跟着魏夫子晨练,一边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