藿香,除了可以入药,还可以制作香料、香包、茶饮,比较常见,但很多人都把它当野草
藿香两年采收一次,干品价格八至十文一斤,三亩藿香全部采收晾晒,大概能得到一千斤左右的干品。
晾晒完毕,还要拉去县城的苏氏药铺卖。
药铺掌柜是沈继业当学徒时的师兄,有这层关系在,事情就顺利很多,不然以沈家这个量,得自己拉去雍州郡。
府城药铺多,但是距离相当远,而且去到了也不一定能卖出好价格。
因为药铺都有自己的收货门道,若是没有熟人介绍或者第一次上门合作,价格往往被压得很低。
所以这么多年,沈家的藿香都是卖给苏氏药铺的。
药铺之间有联动,苏氏敢收这么多,是因为他们有族人在郡里做药材方面的生意,门路多,听说发展还挺不错的。
休沐当天,沈淮早早就跟着家人去后山摘桐油果。
白天在桐油果林中爬上爬下,晚上雷打不动的背书练字,然后完成夫子布置的课业。
没错,小魏夫子布置了课业。
三篇大字,还要求不能有错别字,页面整洁。
回去后,还要抽查默写和背诵,若是不过关,不仅要吃戒尺,还要打扫三天的茅房。
听到这条惩罚的时候,沈淮都惊呆了。
他实在没想到,随和文雅的小魏夫子,是怎么想到这么‘歹毒’的惩罚的,跟他平日的形象一点都不搭。
休沐的时间,总是过得飞快。
沈淮写完课业,已经戌时过半。
“课业写完了?”黄氏见他伸展四肢,便停下手中的针线问道。
“写完了。”沈淮活动着手脚,“娘,明日学堂吃肉,你不用早起给我煎鸡蛋了。”
最近几天,黄氏雷打不动的早起给沈淮准备鸡蛋。
今天煎,明天炒,后天水煮,大后天蒸,几个花样轮流着来。
有时候沈继业去接沈淮的时候,也去会肉铺转一圈,然后买点猪杂回来,第二天让沈淮带去学堂。
沈淮跟她们说,自己吃饭堂的就好。
但是家长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