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你跟娘要提前准备,下个月收稻谷,你们肯定没时间。”
黄氏一脸问号,“要准备什么?”
沈继业将学堂管家交代的事情,简单的说了一遍,黄氏和林氏才知道,原来是要准备文房四宝。
对于初学者,镇纸和砚台,可以去河边挑选合眼的石头来打磨。
至于砚台,要求不高,只要石块质地细腻吸水性弱就能用,像这样的石头,在河里就能找到。
描红的纸和练字的毛笔,去书肆买就行。
等握笔稳了,墨条、纸张、砚台都要升级,所以前期的东西,够用就行。
“还有笔筒和书袋。”沈淮提醒,顺便提出自己的需求,“爷爷,你要帮我做一个笔筒,竹节要选长一点的,方便装水洗笔。
还有书箱,多做两层,方便放东西。”
话刚说完,沈淮就被沈继业拍了一下,“好小子,还没进学堂呢,就让大家围着你转了。”
沈淮嘻嘻两声,“老爹放心,等我进了学堂,一定好好努力,然后考个举人回来孝顺你们。”
“尽说好听的,赶紧吃你的饭吧。”沈继业嘴上嫌弃,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灿烂。
尽管举人是遥不可及的存在,但不妨碍他被儿子的话给哄到了。
饭后,黄氏拿两个书袋出来。
“三郎,你过来试试。”
书袋的款式跟现代斜挎包差不多,外层绣着云纹图案,里面分层设计,并做了三四个大小不一的暗袋,方便分类收纳。
沈淮试了试,长度和大小刚刚好。
“娘,学堂的管家说,午饭可以自己带,也可以在学堂吃,像我们这样不寄宿只吃中午一餐的,一个月交一百文和两担柴火就可以了。”
沈继业走过来,“带饭不方便,还是跟沈杨一样,在学堂吃吧,一个月一百文也不算太贵。
家里有肉的时候,再带过去加加餐。”
“那早饭呢,不吃了?”
于是,针对早饭在家里吃还是在学堂解决这个问题,黄氏等四人进行激烈的讨论。
沈淮没有决定权,干脆回房间将沈大姑送的新书装进书袋里,大小刚刚好,就是新书没有书皮,用多了很容易磨损。